![](https://img.haomeiwen.com/i6051301/766f68d92966efce.png)
筹建公众号之初我就在考虑,鸡汤文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我对鸡汤文曾经有过鄙视的心态,觉得这个东西它误导人,给人一些虚无的希望或者用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给人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才会想要对鸡汤文进行反驳、攻击,希望它对人们的伤害能够减小。你印象中它是不是应该是这种画风:
《女孩为什么要努力》
《你努力的程度之低XXX》
《XX岁之前,千万不要结婚》
《二十岁没XX,后悔一辈子》
然而令我吃惊的是,在最近一次针对假想目标用户群体的阅读喜好调查中(对象为18-24岁的年轻人,或许有一定局限性),有6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喜欢鸡汤文,并且有半数表示鸡汤文在感情和成长方面对他们有积极的影响,并且这些人普遍都喜欢写这样的文章或是想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否真的应该把鸡汤文一棒子打死?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心灵鸡汤的百度百科,这个概念的鼻祖就是励志故事,它当时的画风应该是这样的:
独腿人坚持训练成了网球赛冠军;
84岁老太太跑完马拉松;
残废的孩子,收养三条腿的狗,因为“互相理解”;
后来我们看到的鸡汤文一般就是优美的文章(或句子)或是故事和道理相结合的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6051301/9495c7aa5f11293c.jpg)
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下鸡汤的要素:
观点正确(对受众而言)
引起共鸣
简单而言:鸡汤=鼓励,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个本质。
鸡汤多被人诟病的原因是它没给人提供一个解决的方法,但是这个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鸡汤之所以说鸡汤,就是因为它并不能喝饱,本来就不是教学文章,只不过是在进步途中的一剂调味和润滑,干货吃多了别噎着。
鸡汤是鼓励的话,跟你听一些励志的歌曲特别有感触是一个道理。
比如说周杰伦的《稻香》歌词中有一句:“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这就是一句鸡汤,他只是提出一个观点,有梦想不要轻易放弃,实在不行,就改变方向,这个是一个很正确的观念,但是他不可能告诉你,怎么追梦和怎么放弃。
当然,鼓励不是真金白银,它与干货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上司可以通过褒奖员工让他们充满激情但钱给的少,人还是要跑;反过来上司只会指责员工,但是给的钱多,有的人受不了离开了,有的人还是会为了钱留下,其实干货还是更重要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051301/8ac5c295dded633c.jpg)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在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到达了极限状态的时候,一个信念,一个想法,一个句鸡汤(加上故事作为记忆的线索)可能真的会成为救命的稻草或是转机的明灯。
即使在普通的生活中,人们一定对生活会存在一些不满,鸡汤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不满之处”,也就是痛点进行精确打击,这是鸡汤文成功的关键,但是成功并不一定是对的,就像做一场成功的犯罪活动,依然是违法,传播错误信息的鸡汤依然是毒药。(例:比尔盖茨大学辍学,所以读大学无用对于很多学渣或是没上大学的人就是一剂强心剂)
最令人厌恶的一种鸡汤文莫过于用一个精心装饰的故事,讲一个扯淡的道理以吸引人眼球,因为故事的感染力比单纯的美文佳句要强得多,因此故事型鸡汤成为了害人的“假鸡汤”的重灾区。
下一回,我们来聊聊故事型鸡汤和故事型假鸡汤,看看他们如何害人,又有什么方法能够辨认出假鸡汤的真面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