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和村东的美初中毕业,回乡务农。“日出而劳,日落而息”的生活让人觉得枯燥乏味。美便提议我们自学写作。
美说,他看到报纸上有一则报道说,xx青年高中毕业,回乡自学文学,稿子连连发表,成了当地有名气的作者。
美说我们也学学这个青年的样子。
几天后,村西的民找到了我和美,他说他也要同我们一块学习写作。我和美相视而笑。我们知道,明家兄弟多,家里困难。明小学毕业便缀学了。一个小学生,也要搞写作?
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他文化程度是不高,但是高尔基不也只念几年的书,通过自己刻苦努力,结果不是成了著名的作家了吗?
明说的对,对于这个伙伴,我们是不会拒绝的。
我们攒钱买书籍,订刊物。平时,三个人不管哪个,稿子写好了,大家相互传阅,各自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作者誊清,投递。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们投出去的有几十篇稿子。可这些稿子,不是被编辑原样退回,便是如泥牛入海,沓无音讯。
我们不气馁。
美说,万事开头难。投稿也一样,难的是头一两篇稿子的发表。几篇稿子一发表,编辑便关注你了。
我们觉得美说的是。
一天下午,在我的小房间,我同明俩正为一篇小说争论着。美笑着拿着一封信来了。那是一封编辑的来信。以往我们接到的都是铅印的退稿信。在我们的想象中,编辑的信是绝美的。
我们三个人同去看那封编辑来信。那是一封鼓励作者创作的信。美激动地说,证明他写的好,所以编辑给他来信了;美说他好好努力,争取不久后发表作品。
我和明也受到了感染和鼓舞。
最后,我们在谈到发表文章怎么庆贺时,美说,他稿子发表了,他就用那第一笔稿费,办一桌酒席,让我们三个伙伴吃一顿,大家要一醉方休。
我说我文章发表了,我把镇上放映队请来,在家门口放一场电影。
明说他稿子发表了,在我们的支持下,他要在村部那儿开个图书室,让人们看书,学文化知识。
我们都说民的做法最高尚。
然而,几个月以后,我们竟各奔东西了。
美父亲让美去一家建筑公司做小工。开始美不愿去,父亲就撕掉他的稿子。
明被家人逼着去龙山一个亲戚木匠家学手艺。
我呢,跟着几个好友去外地学医了。
几年后,美成了那家公司的小老板,到处包工程。
明成了有名气的木匠,且同龙山下一个俊秀的女孩相爱了,做了上门女婿。
我呢,学医归来,在家乡一个医疗单位工作。
我们都有了出息,但我们都违背了初衷。
这些年来,为了自己的生活,我们各自奔忙,很少见面。
我有时在想,假如那时,我们不管哪个,文章要是发表了,定会照着自己的许诺去做的。呵,那该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情景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