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我坐在教室讲桌前的椅子上,扫描着下面正在读书的每一个学生,望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想起了以前自己快要高考的日子。
我们那时高考是在7月7日,跟今年的高考是在同一日。那时天气热的像大地要着火一般,热浪袭人。坐在凳子上,汗直往下淌,虽然头顶上有吊风扇不停的呼呼旋转,却依然挡不住热浪的侵袭。教室是没有空调的,学生往往是一边做题一边擦掉胳膊上的汗,以免汗水打湿了胳膊下压着的试卷或练习题。晚上回到寝室,也一样的闷热。寝室甚至连风扇也没有,往往是洗了澡隔一会儿又出一身汗,所以那时干脆是等熄灯了再去洗,能晚一会就晚一会。
那时,虽然天气炎热,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同学们都是坚强的忍着,“不吃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是我们的座右铭。因为那时高考录取不像现在这样放的开,90年代中后期,依然是一个万人挤独木桥的时代。高考前的日子,每一个学生都像上紧了发条的手表一样,牟足劲儿的运转,都想拿到还算不多的大学入场券。
反观现在,学习条件优雅,上大学容易,突然有了生错时代的感觉。现在的学生真是幸福啊!教室寝室有空调,食堂饭菜品种多又可口,家庭条件一般都尚可,无忧无虑的。可能是由于条件好了的缘故,感觉学生没有了我们那时的刻苦。晚自习,这么好的时间,依然有同学在下面偷着玩。18岁左右的年纪了,马上就要高考,可是依然有学生似乎已经“胸有成竹”,大有考什么样是什么样的架势。
现如今,考个大学容易,可考个好大学却依然不容易;有饭吃容易,可要想有高品质的生活依然不容易。不知道是不是“当局者迷”的原因,有些学生似乎依然不明白这个道理,非要“不撞南墙不回头”。
绝大部份学生还是比较认真的。致于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那就看个人造化了,起码态度是端正的。人常说“态度决定高度”,是有道理的。努力学习,不一定能考好的大学,但不努力学习,吊儿郎当,肯定考不了好大学。
人生的路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去走,希望学生们能够做最后的努力,奋力一博,博个无怨无悔也好。时不我待,奋力正当时。努力吧,加油吧,闯过这一关,就会有短暂的“一览众山小”的潇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