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监控引发的思考

监控引发的思考

作者: 烛光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0-09-04 13:54 被阅读0次

    前两天微博热搜出现一段视频:

    14岁男孩报警,称父亲在他的房间安装监控,实行控制。

    父亲在一旁理直气壮地吼:“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凭什么不能控制你?”

    原来,父亲在外面做生意,发现儿子沉迷网络,成绩下降,所以选择了安装摄像头,监视儿子。

    视频底下的网友评论,大致分为两派:

    一边支持孩子,并悲痛地回忆自己曾被父母侵犯个人隐私的经历,包括被偷看日记,房间不允许上锁,以及被要求提供QQ密码等。

    另一边支持父母,并暴露当代父母的艰难现状,包括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压力、双职工家庭的忙碌,以及管教孩子的无奈。

    针对这个事件,财经网发起了投票。结果同样显示,反对父亲和理解父亲的人数各占一半。

               

    网友群体中态度对峙的阵容,跟视频中父与子对抗的场景如出一辙。

    那么,父母到底能不能用摄像头去监控孩子呢?

    细究之下,我发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陷阱,并不能单纯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

    摄像头背后的父母,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

    摄像头前面的孩子,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比如疫情期间,父母外出上班,留下年幼的孩子独自在家上网课。同时,父母通过摄像头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顺利进行,安全得到保障。

    在这里,父母提供的是支持与陪伴,孩子内心感受到的是安全感,是温暖的、愉悦的。

    对此,我们不能对父母说“不能这样做”。

    但如若父母就像微博评论里说的那样,紧密地盯着摄像头,一看到孩子稍微分神或拖延,就要强行干涉。

    甚至有的父母还要求孩子上洗手间都要报备,完全不给孩子喘息的空间。

    在这里,父母想要的是监视和操纵,孩子感受到的就是被压制,自己宛如就是监狱里的囚犯。

    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反思它的影响和作用了。

    父母对孩子强行介入监控,真的能促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吗?

    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探讨。

    在视频中,记者还随机走访了一些小学生和家长,发现父母用摄像头监控孩子学习的做法,在小学生群体很是普遍。

    在采访中,年幼的孩子没有表现出激烈的抗议,他们会笑嘻嘻地回应道:“我觉得没必要。”

    但是,他们经常会私下做一些小动作,去阻止摄像头发挥作用。比如把它转过去,拿块布挡住它,或直接把插头拔了。

    而受采访的家长们,都很认可这个做法,觉得效果不错。

    底下也有许多父母评论,说家里的孩子喜欢用这个方式跟父母互动,或者,至少孩子没有明确地抗议过。

    从朋友阿君那里,我也感受到:

    对于这些紧密的跟进和介入,孩子与父母的态度存在着差异。

    阿君是一位长期在外忙碌的妈妈,家里的两个女儿跟随保姆生活。

    但阿君很尽责尽职,她会每天查阅班级群,关注女儿的动态,并实时督促孩子。

    同时,她还会算着女儿的空闲时间,打视频电话,与孩子聊天,一直持续到孩子晚上睡觉。

    乍听之下,让人感觉母女情深,其乐融融。

    但后来有一次,我在她家做客,发生了两件事情,从中我明显觉察到,孩子在整个过程的不情愿。

    电视剧《小欢喜》

    那天下午,两个小孩放学回来,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

    没过两分钟,保姆拿着手机走了过来:“妈妈打来的,快接。”

    但两个孩子毫无反应,坐着一动也不动。

    保姆拿起遥控把电视关了:“让妈妈发现你们看电视,就又得挨骂了。”

    两姐妹终于回过神来。

    “我要去上厕所!”

    “我也要去上厕所!”

    她们一唱一和地跑向厕所,在里面呆了十几分钟。最后才慢吞吞地出来,一脸不情愿地接过电话。

    在通话过程中,姐姐对着视频扭来扭去,妹妹则在一旁玩弄手指,显得很不耐烦。

    晚上的时候,姐姐正在写作业,阿君的视频电话又打过来了。

    隔着屏幕,阿君兴致高昂,看起来很开心。

    期间,姐姐说了好多次:“妈妈,我在写作业呢。”但没有得到回应。

    半个小时以后,终于等到妈妈主动挂断电话,姐姐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刚才看见你说了好多次‘拜拜’,但却不挂电话,仿佛一直在等妈妈挂电话,是吗?”我好奇地问了一句。

    “我不敢挂,怕妈妈生气。”她无奈地回答。

    说完,她继续埋头写作业。

    不过被这样一打断,她需要花几分钟先平静下来,才能重新回归到学习的状态。

    我当时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在电话里,阿君是积极的,并乐在其中的,但她的女儿,并不见得有多乐意。

    细细想来,无论是新闻视频中孩子,还是阿君的两个女儿,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面对父母无孔不入的监控,或者突如其来的侵入,他们的内心其实是抗拒的。

    年纪小的时候,孩子往往不敢直接表达他们的抗议,但是他们会用各种小手段去破坏或者拖延。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孩子的抗拒会越来越明显,甚至还会升级到与父母的直接冲突。

    其实,这种“入侵”和“对抗”,一直都存在于大部分孩子的成长过程。

    前段时间读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里面关于孩子成长的一系列阐述,刷新了我的许多传统认知。

    她说,0~6岁的孩子需要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他们需要足够的自由与空间,去尽情地探索与享受,并从中发展出一个独立、稳定的完整人格。

    如果孩子受到干扰或者破坏,错过了某个敏感期,日后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或精力去弥补缺憾。

    奇妙的是,孩子的许多敏感期,都是与成年人的教条与美德相抵触的,所以对抗总会发生。

    比如,在口欲敏感期(1岁前),孩子喜欢咬各种各样的东西,甚至常常会把每样零食都尝一口,在上面留下自己愉悦的口水。

    这个行为在崇尚卫生与节俭的父母眼里,是不好的。

    比如,在情感敏感期(5岁左右),孩子会很容易吃醋或者嫉妒,要求所有人都只爱他一个人。甚至会像个小侦探一样,监控着自己的父母与别的孩子的互动。

    这个行为,在推崇分享父母眼里,是自私的。

    而在孩子不专注不自主这一点,对应的更多是秩序敏感期(2.5岁左右)。

    在这个时期,孩子会要求所有人按照固定的程序去做事情。

    比如吃饭前一定要先喝汤,如果没有汤,他可能会嚎啕大哭,甚至不愿意吃饭,一直闹到大人补了个汤才行。

    这个行为,在理性和追求高效的父母眼里,也是不被接纳的。

    此时父母很容易就会把孩子的言行视为一种对抗,然后想方设法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纠正,例如把他骂一顿或打一顿,逼迫他把饭吃了。

    也许下次孩子真的不再闹了,但他的内在秩序感也因此被破坏,他们的条理性和自制力也跟着弱化了。

    长大后更容易学习不专注,没有自主能力,脱离监控就会一天到晚就总忍不住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可父母监控,又会带来新的破坏。

    许多父母监视孩子,是觉得孩子自主性太差,如果不进行实时监控,孩子根本不会主动学习。

    但却忽视了随着孩子成长,他们需要更多隐私空间,也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试错机会。

    此时监控又破坏了他们这种自我负责的空间,逼着他们需要多花精力来对抗。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为孩子操碎了心的父母,以及一个为了反抗父母不遗余力的孩子。

    但是这些父母很少意识到,孩子这种“不主动学习”的品质,正是自己无处不在的干涉与监督造成的。

    从上面这些我们可以看到: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些体验和试错的机会,才能慢慢完善自我。

    这其中父母会有不满意和担忧之处,所以有时会忍不住去制止或纠正。

    所以入侵和对抗,就一直僵持在那里。

    当我们面对这样艰难的情况时,该怎么做呢?

    在《道德经》里面,老子针对二者强强对抗的情形,曾经提出过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弱者道之用。

    这里讲的弱,并不是指软弱,而是指运用柔软的、共情的内心,去完成面对“反抗”的过程。

    就像水一样,它很柔软,但它却战胜了所有强硬的实体,然后流向自己想到达的方向。

    这个过程,也可以诠释为共情式对抗。

    之前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位妈妈的故事,就完美地诠释了共情式对抗的力量。

    有一次,儿子放学回来,跟妈妈吐槽班里的一位同学。

    妈妈听了,问道:“你是不是很讨厌他?”

    儿子点了点头,随即盘点出这位同学的一系列槽点。

    妈妈继续在一旁添油加醋:“他这么可恶,应该全班同学都很讨厌他吧?”

    儿子沉思了一下:“好像不是,他还是有许多好朋友的。”

    妈妈诧异道:“噢?这么可恶的人,居然还有朋友?”

    儿子想了想,随即说出了这个人的一些优点。

    一段时间以后,儿子居然与这个曾被他吐槽的同学成了铁哥们,因为他从那个同学身上看到了闪光的地方。

    可以看到,这种“共情式对抗”,更像是当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不顺利时,父母所能做的一种顺势引导。

    它基于一个前提:每个孩子都有向上发展、融入大家的动力,我们需要用接纳的态度,帮他们发掘出来。

    访谈节目《你好妈妈》

    曾经有一位咨询师分享过治疗一个网瘾孩子的案例,也运用了这个策略。

    这位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孤僻,没有朋友。

    于是,他选择了在网络的世界里与虚拟的伙伴进行交流,并通过游戏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咨询师买好吃的喝的给孩子端过去,然后陪着他坐在电脑前,看着他在那里玩。

    一开始孩子一整天也不跟咨询师说一句话,后来偶尔聊两句,慢慢熟络以后,孩子突然发现跟人聊天其实也挺好的,就从网络里走出来了。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无论是处于敏感期的孩子,还是叛逆期的孩子,还真都不是通过父母全方位地持续介入来实现自我成长之路的。

    如果孩子还小,就请尝试尊重和接纳她的敏感期,辅助他自发形成完整的内在品质;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就请尝试运用共情式对抗,陪伴他发现自己内在的动力吧。

    当我正在构思这个选题的时候,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很棒的影片《楚门的世界》。

    主人公楚门出生在一个海岛上,过着平凡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异常:他的周围到处布置满了摄像头。

    他不知道摄像头的后面到底是谁,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只知道,每次他尝试出海的时候,都会因为各种“意外”而被迫取消行程。

    终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气,不顾岛上所有人的反对,划着小船冲破重重波浪,游到天际,打开天窗,来到真实的世界,真相才得以揭开。

    原来,他是一个孤儿,从小被某个电视台领养。

    从他出生那一刻起,他的生活就被早已撰写好的剧本操纵着。

    整个小岛除了他自己,其它所有人都是电视台聘请过来的演员,都不是真实的人物,而是剧本策划的角色。

    岛上的演员们乐此不疲地演着戏,岛外的观众也津津有味地品着这场真人秀。

    这个场景,像极了监控摄像头前面的孩子,和背后的父母。

    而摄像头前的孩子们,其实就像影片中的楚门一样,都有一颗冲破藩篱、追求全然自主的心。

    这就是一个孩子的成长。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监控引发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pz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