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最深的估计就是:放大光明,减少黑暗
这节课最难的是如何把自己从黑暗中解救出来.
自己闭上眼睛觉察下,我们自己经常处在光明还是黑暗中?
道理都知道,也理解应该活在光明中,但是可能心心想的光明,实际是黑暗。我们的潜意识熟悉的高速公路可能更多的还是黑暗,因为最熟悉就是原生家庭给我们的。
表现在控制又小又依赖我们的孩子身上。
通过学习想要改变却又是最痛苦的,副作用就是越想改变对方,就会越痛,所以要把学到的东西,改变用在自己的身上。
这时候不管家人怎样,就想到这八个字:放大光明减少黑暗。
如果改变不了别人,我们自己怎么活呢?
深呼吸,告诉自己我是可以选择的,要光明还是黑暗?
停下来觉察一下,我们不是被动不能做选择的,这是天大的误解.一切都是选择的结果,我们可以控制潜意识。
黑暗的高速公路 VS 不了解没体验过的光明
可以说孩子一出生就是在黑暗的状态,感觉不好的,恐惧的,来到世界立马做巨大改变,挑战太多。0-1岁,照顾着有没有及时反应应对,给予最好的照顾.。如果没有的话,这种恐惧会加剧,甚至死亡的恐惧.心理营养和爱就是光明,如果没有光明就永远卡在这个黑暗里。这种恐惧感对亲密的家庭关系影响更大,不注意就触碰开关,回到婴儿状态,就是常见的相爱相杀。
三岁之前如果营养不足,无法内化父母的一个人的形象,就想办法找共生,去依赖。找到孩子来爱我们.
做孩子时候就要有光,也要见过光才能有光才行。
所以要觉察我们自己是否有光呢?学习是让自己成为光,不是改变对方。要看是否下决定要做光,就要把光带进孩子心中。
什么是光明呢?
要区分爱和喜欢,喜欢是让对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不是爱,是喜欢,是情,像个婴儿在索取。
爱是你好去满足对方,是以对方的感受为主,为对方开心而开心,为对方伤心而伤心,以对方感受为主才是爱
觉察下夫妻关系是爱他还是只是喜欢,而喜欢对方爱自己,还是只是互相喜欢?
黑暗就是等待别人照亮自己.
每个人就是光,要超越黑暗,找回光。
爱的第一个特点就像太阳一样:单向的,不求回报的。
内在热情,外在温暖,距离合适有度
想要回报有期待的爱不是爱。很多人以为自己在做光明,其实是黑暗。讨好型的人看似奉献很多,实际是期待被一样对待,变成站在制高点高去控诉。这不是爱,不是单向的。
用单向的标准去审视是不是爱。恐惧伪装的爱,是在黑暗中为了控制。
爱像太阳一样第二个特点内在热情,外在温暖,要把握好度,不是太近或太远,尊重就是一个合适的距离。
爱像太阳一样第三个特点是孤单的,孤单的自信,要做光明,做爱,经常会被误解。
一个人能不能孤单取决于安全感,三岁前有了自我,能自信自信自爱,就不怕孤单。否则就永远在找共生的对象,伴侣做不到,可能最终就是要控制孩子,比如有些巨婴,他的妈妈内在是恐惧的,没有办法有孤单的自信。
爱的品质就像太阳:单向的,要有度,孤单的。
爱的第二大个特点:信任。
信任与安全感直接相关,有安全感就是信任。
信任就是给你爱的人空间。
张老师与爱人长期不在一起的例子,728个未接电话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关于信任的,导致没法沟通,成长后觉得自己都不能接受这样的黑暗。心疼这样的恐惧,其实都是自己做起演电影,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想要中断这种胡思乱想,只能自己转念。
也说明专注不够,专注力需要通过训练。比如参加马拉松,一开始也是会想很多东西,通过数数,持续四个多小时的专注训练。大家也可以找到一件能让自己专注时间长一点的事情做训练。
同样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我们不要打断。有专注力的人,活在当下,不会陷入黑暗也不会越陷越深。
我们的爱的第三个大的特点:温柔而坚定。
在情绪上感受他的感受,坚定是底线的坚定。
我们的爱的第四个大的特点:爱一个人爱他的身份。
他的身份认同,看见身份,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小事。看见肯定欣赏
他的身份认同,看见身份,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小事。看见肯定欣赏
我们的爱的第五个大的特点:要用对方听的懂的方式。用对方听的懂的语言表达。
我们的爱的第六个大的特点:经历无法替代。让孩子自己去经历。
那么你是选择做光明还是黑暗呢?
两性关系四个层次,你们是处在那一层呢?
生活伴侣:财迷油盐
关系层面:允许和加纳 尊重
情感伴侣:更多愉悦
精神伴侣:绽放和有价值感
大部分人可能在第一层,第二层千万不要想着去改变,注定会失败,第三层时候就是单向的爱。
张老师自己亲身例子,从想要改变到爱,现在处于美好情感伴侣阶段,向往更高的灵魂伴侣。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次:我们要超越原生家庭,不能三岁认知。你的眼神决定他的眼神,你的表情决定他的表情。我爱你,是我在修行,我在成长。
谁来爱我?自己爱自己,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的是自己的光如何强大。
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缺爱的人。时刻提醒自己是要做光的,好好爱他。
回到如何守护孩子的光,破坏性信念无助、无望、无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强加给孩子的,我们在黑暗中,无形中影响孩子。
给孩子三道光前提是我们自己要有这三道光,相信任何时候:自己都是爱自己的,自己是相信自己的,自己是有价值的。
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觉察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底层力量,自己做自己内在父母,不停强调这三道光。
给自己时间长大,加上时间维度,十年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