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儿子昨天对我说,他在姑姑家的院子里打死了一只大老鼠,在他勇敢的打死老鼠时,他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生命在面临死亡时的恐惧和挣扎,我有种说不出的快乐。
听到儿子这样的言论,我有点担心了。
我给儿子说:你这样的心理是不对的,老鼠是害虫,我们可以消灭它,但是它也是一种生命,你在消灭它时,应该为这种生命的死亡感到悲哀和同情。
教育真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每天,做父母的,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作业怎么样?测试考了多少分?但往往容易忽略孩子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引导,对这个世界里其它生命的态度。比如对于弱者的同情,对生命平等的感知,对一些不公平现象的独立思考等等。
身为父母,教育不是说教,而是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用充满爱的家庭去孵化与熏陶。
同时,现在的生活压力不仅仅是大人的专利,面对升学的竞争,孩子同样如履薄冰。
今天看了日本电影《佐贺的超级阿嬷》深受启发。面对物质的贫寒,阿嬷说:要做个开朗的穷人,而不是消极的穷人。
所以,给做父母的(包括自己),立下一些要求,改变、成长:
温柔的坚持(需要孩子改正或是培养的好习惯,父母通过言行去影响、陪伴孩子,而不是指责和怒骂)
乐观主义精神(无论何时,只要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要放弃,就不要说丧气的话,用笑容和乐观的态度静静等待事情的变化就像)
好好吃饭,好好打扫房间卫生(即使贫寒的家庭,只要有一盏明灯,灯下餐桌上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就一定会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这样的家庭走出来的人才会强大而富有创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