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成长励志想法
听说你也在努力了十二年之后,读了一所双非院校

听说你也在努力了十二年之后,读了一所双非院校

作者: 挖白菜的菇凉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16:15 被阅读144次

在很多人眼里,北清复交就是中国高等学府的简称,985、211院校就代表着中国高校的最高水平,这些院校中的学生才是真正代表高素质、高能力的“大学生”。但是令人唏嘘的是,在全国2491所院校中占据着大半壁江山的普通本科院校——又称为“双非院校”却成为就业市场的中流砥柱。

前两日双一流学科院校出炉,很多老师纷纷转发感慨说,没有悬念的失之交臂。这也就是说,一开始我们就输了,这类机会从来都是留给重点院校去追逐竞争的。不夸张的说,很多人眼中的大学生并不是平等的,招聘会现场仅仅凭借“名校毕业生”的身份就会被高看一眼。而更多人的大学平凡到只能靠着百度去了解,它们甚而连评选双一流的资格都没有,而这样的大学,在中国有好多好多。

二本院校真的是个很尴尬的存在,它们既没有985、211等重点院校的姿态,还拥有着高于专科院校的“本科”光环。

图片来源网络

两年前我高中毕业,因为过度紧张导致高考失利,没有去往心心念念了三年的学府。也是在那时侯,我第一次知道了“双非院校”这个词语所代表的真正含义,而同样,注定我的大学四年要在一所我从未听过的大学度过。那段时间我的心情低落到了低谷。每当有亲戚问我考去了哪所大学,然后从我的嘴中说出一所他们闻所未闻的大学,我只在他们脸上所露出的微妙表情变化中读出了尴尬。

我来自农村,大多数父辈们没有读过太多书,对于大学的认识只局限在那几所知名高校。在那座封闭的小城里,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重点大学才是高等院校的代表,所以周围的亲戚并不认为你读了一所足以光耀门楣的大学。我承认,那时的我,和他们一样,看不起我将要读的那所大学。

在教育模式被简化成一条单调的直线后,在我浅薄的认知中,只有重点学校出身才能证明能力。

可是,在入学一个月之后的专业交流会上,我认识到了自己认知的狭隘浅薄。我还记得辅导员老师说,“世界上有很多有才华的失败者,世界上也有很多高学历的无业游民——是因为选择错误。读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失败者,在大学,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她给我们展示了近几年专业毕业生的考研去向和就业公司,她说,那些熠熠发光的人也是普通人,是努力而不是学历让他们更加光芒万丈。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我们尽了自己的力量依旧没有在那场最公平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没有读到王牌院校的王牌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否定自己。

人生就像爬山,最终的高度在哪里全凭自己决定。但是并不是每个都喜欢“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唯我独尊,即使你选择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要记住,一颗螺丝钉的力量虽小,但也不可或缺。

很多人会抱怨双非院校会受到歧视。是的,你说得对,大多数二本院校就是会受到歧视,无论考研还是就业。我认识考名校复试却被拒的学长,因为那个名额是留给本校学生的,即使他在本科阶段一直很优秀很努力;我也看见过招聘会上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嗤之以鼻的HR,不屑一顾的眼神让我都有种想骂人的冲动,但这就是现实。

二本院校最尴尬的地方不是在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和师资力量的薄弱,而是它带给学生一种“温水煮青蛙”的舒适。学生在毕业之前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甚至很多人在就业之前没有接触过校招,信息资源匮乏,甚至当他们毕业时还带着初入校时那可怕的“青春的小迷茫”。当这样的人被迫迈入就业大军,能感受到的恐怕只有“就业难”和“被歧视”了吧。         

舒适区带来的安逸并非永远的保护伞,迟早有一天你要冲破藩篱,独自闯荡。现在遭的这些罪、这些不美好的经历,都是在还高中时欠下的债。

图片来源网络

前段时间考研名师张雪峰大大一句“所以你不是世界500强”在微博引起轩然大波,网友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张雪峰老师(悄悄说一句,其实我也是)。即使心里有再多不愿意,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与那些曾经是上下铺的姐妹,她却偷偷考了名校的同学差距越来越大。

于我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的优秀资源,不管是教育部的资源配置还是校招企业的档次,我们存在的差距绝非一丁半点。他们可以更近地接触到前沿热点和政要人物;甚至人家几个优秀校友的捐款就超出了我们一年的教育经费。我们之间,就像是楼梯和电梯的速度,虽然都是往上走,但是速度绝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普通本科学生来说,也并非永无出头之日。越来越多的本科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考研人数剧增至400万也说明这一点。

本科阶段的培养定位是素质教育,那些眼界高远还极其努力的人才能牢牢把握住优秀的资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做到的前提是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多看书多看报,别玩游戏少睡觉。

对于就业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低姿态,在职场中丰富自己。你说我在大学是学生会主席,我年年是校级优干,凭什么我不能一毕业就高薪。没有为什么,人家觉得你不配。野心太大,也要有配得上的能力。既然都这么优秀了,那何不坚持一下,从基层做起,用实力打败学历带来的歧视。

没有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份的加持,你也要努力过得风生水起。

狄更斯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现在,才是最好的时候。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相关文章

  • 听说你也在努力了十二年之后,读了一所双非院校

    在很多人眼里,北清复交就是中国高等学府的简称,985、211院校就代表着中国高校的最高水平,这些院校中的学生才是真...

  • 小仓里的故事15

    男生很努力,虽然在一所双非院校,但是考研的成绩十分优异,笔试过了一所北京的985院校,复试当天,男孩很紧张,因为他...

  • 日思

    在这样一所双非学校,我能做的只有努力再努力

  • 迷茫

    17年6月份本科毕业于一所双非学校,考研不顺利,又调剂一所双非学校,和女朋友异地,家里条件也不好,想要努力赚钱又找...

  • 听说你也在努力

    认识的每个人都会给我们自己的视野开一扇窗,所以,别人的建议、批评、赏识都会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个人都在自己...

  • 听说你也在努力

    认识的每个人都会给我们自己的视野开一扇窗,所以,别人的建议、批评、赏识都会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个人都在自己...

  • 听说你也在努力

    认识的每个人都会给我们自己的视野开一扇窗,所以,别人的建议、批评、赏识都会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个人都在自己...

  • 听说你也在努力

    认识的每个人都会给我们自己的视野开一扇窗,所以,别人的建议、批评、赏识都会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个人都在自己...

  • 听说你也在努力

    认识的每个人都会给我们自己的视野开一扇窗,所以,别人的建议、批评、赏识都会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个人都在自己...

  • 武汉大学心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本科是一所双非院校,很是普通。因为高考的失利,我从在高考成绩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一定要考研,而且一定要考一所98...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说你也在努力了十二年之后,读了一所双非院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sc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