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劳动教育启蒙如何在城市开展?家校联动探究中国农耕文明历程

劳动教育启蒙如何在城市开展?家校联动探究中国农耕文明历程

作者: 异乡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9-12-03 20:20 被阅读0次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稚嫩的童声从中国农业博物馆传出,循声而去,在农博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馆“农耕五祖”前,数十位孩子围成半圆,跟着研学导师学习中国古代农业“四大发明”之一的节气物候。

    日前,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启蒙如何在城市开展,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追溯农业文明历史,探究劳动智慧结晶,开展了一场家、校、社会资源联动的有益尝试。

    11月29日,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三年级的137名师生及家长,由师大研学和天马行知共同组织来到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展以“中国农耕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追溯中华农业文明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馆,分为“传说农业”序厅、农业文明的演进、犁锄镰磨的发明与传承、水利工程与水的利用、养殖业的起源与发展、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等专题板块。发达的现代农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那么距今六七千年的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呢?

    研学导师引导同学们观察分列于过道两边的长江流域水田稻作代表余姚河姆渡以及黄河流域的旱地粟作西安半坡遗址复原场景。细心的同学发现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养殖猪狗,发明了石制农具,半地穴式的房屋里火苗蹿动。而河姆渡遗址里类似吊脚楼的房屋引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研学导师解释道:“同学们看到的建筑是干栏式建筑,底架高出地面既能防潮下层又能饲养牛猪……”。

    “老师,这个人怎么坐在两头牛中间?”同学们在汉代“二牛抬杠”场景前驻足提问。研学导师带着同学们边观察边说,汉武帝时期,二牛抬杠犁被大力推广,耕作时一人在前牵二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这一时期的耕作技术比夏商周时期的协田耦耕进步了很多,同时,农具也有了创新,犁锄镰磨的发明为精耕细作的劳动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比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李冰父子组织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对同学们来说更为真切。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自建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也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同学们围在都江堰渠首工程施工场景前热闹的讨论起来,还有同学希望能去都江堰实地考察一番。

    除都江堰外,一直沿用至今的新疆水利工程“坎儿井”以及高转筒车、翻车、脚踏龙骨水车等水利器械也激发了同学们求知欲,他们带着研学手册里的问题探寻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足迹。

    探究土壤的秘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同学们对农民伯伯赖以耕作的土地了解多少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随着研学导师进入中国土壤标本陈列馆。

    农展馆共征集了120多个类型的土壤标本226块,从东北的黑土、青藏高原的漠土、淮海平原的潮土、南方红壤和砖红壤直到西沙群岛的磷质石灰土等一应俱全。首先,同学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区分了土和壤的不同,了解到“土”是自然形成的,而“壤”是经过人类的劳作耕种改良形成的,而且早在4000多年的夏朝,我们的祖先就有了土壤分类的概念。

    随后便来到土壤标本展示区,辨别不同土壤的特性和分布区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学们纷纷寻找自己祖辈所在地的土壤属于那种类型。

    最后,同学们停留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图区,研学导师问道:“我国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如果耕地被污染破坏减少后会导致什么后果?”,“耕地减少会导致粮食产量减少,人们可能会吃不饱饭。”在研学导师的启发下,同学们明白了耕地、农业与城市的联系,农业的稳定和发达是城市繁荣发展的基础。

    考察传统农具的功用

    传统农具作为中国古代农业“四大发明”之一,了解这些劳动生产工具的功用,既有趣又能帮助同学们探究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中国传统农具陈列馆按照农业生产的具体工序,分为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灌溉、收获、运输、脱粒、加工、称量九个单元来展示。

    同学们按照研学手册的上问题的指引,听研学导师讲解相关之后后逐一作答。在灌溉区,有不少同学停下来,古人“秸槔灌溉“的场景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研学导师便举起手中笔演示,秸槔由立杆提供支点支撑横杆,横杆一端绑上石块配重,另一端通过一根直杆连接水桶或其他灌溉器。当需要灌溉时,人只需要用身体的重力向下拉直杆,把水桶灌满,撤去人的重力之后,由于另一端石头的重力做用,水桶便可以轻松被拉起,达到省力灌溉的目的。同学们纷纷那手中的笔模拟,彷佛置身于灌溉劳作的场景,明白秸槔中蕴藏的古人智慧。

    从农耕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不知不觉中,实践活动接近尾声,不少同学仍然意犹未尽,在用思维导图总结梳理时不断冒出新的问题,发现新的知识点。

    当下农业高度机械化,多数农事劳动都被机器取代,但是从本次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研学实践中,同学们了解到了中国农耕文明不同阶段经历的探索实践,明白劳动孕育着智慧,劳动也自有其乐趣。

    中华文明发轫于农耕文化,勤勉耕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之一。劳动实践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带着问题探究学习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的方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劳动教育启蒙如何在城市开展?家校联动探究中国农耕文明历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sh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