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财系列的第一篇文,写到自己的一点经历和对金钱的态度,自给自足的人最美丽。年关将至,个别人少不了回家和父母各种撕逼大战。
今天的主题:自给自足,拒绝做啃老族。
1现在啃老族遍地皆是,我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等群体里总有那么几个资深的。
娃,父母必须给带,钱也不能少,奶粉,辅食,营养品,零食,纸尿裤,都得父母来出。
是没收入吗?恰恰相反,自己在城市拿的收入远远比父母的退休金高,但就是不养自己的娃。你说啥?还房贷车贷?别搞笑了,就算还房贷车贷,自己再养娃那也是无可厚非。
算算出去一顿浪漫的西餐多钱,一双时尚的鞋子多钱,一个不常用的包包多钱,和朋友麻将喝茶多钱......敢算算自己出去装个B得多钱吗。
都知道啃老不光荣,可为什么还啃老?
2责任感的缺失和不懂爱,是重要因素。很多人说这和父母的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愿意承担,可谁又想过,父母为什么愿意承担?大多数的家庭是普通工薪家庭,并不是富得钱可以随意花。
父母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生活的艰辛和苦,才不愿孩子再像自己那么难,才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辛苦攒了一辈子的钱帮助儿女。
他们的初衷是为了让儿女有更好的精力和经济去打拼,而不是为了让儿女去挥霍和浪费。
可在我们的身边,真正能体会到父母的这份用心良苦,在父母尽力提供帮助的情况下,安心去打拼和努力的人到底有几个?
他们把爱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当成自己逃避责任的避风港,当父母的能力无法满足欲望时,责怪父母的话想都不想会通通说出口。
3一位长辈和我诉苦,儿子婚后住在城中心的自建房,孩子4岁,小两口的收入都不错,连水电费都是房客承担,基本没有别的家庭支出。
可平时从不做饭和家务,下班不带孩子,每天不是聚会就是看电视,老伴每天给买菜做饭,很多次生气说不再管他们,想着4岁孙女,又狠不下心。
我叔说,最让人伤心的不是这些,而是有次儿子说,我都这么大了,还没有一套自己的大房子。气得我叔指着他鼻子骂,有本事自己挣钱买!
我和很多人想得一样,叔你们不再管他们不就好了呗。
周末我老妈提着饺子皮上门给我包饺子时,我和她聊这个问题,我妈就说:你说得容易,父母怎么可能不管,做的一切还不是想让你们少受点罪,只能看你们自己懂不懂事。
4这一辈的父母,大多数都是50,60后,经历过饿肚子和穿不暖的艰难,体会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心酸,见证过时代的变迁和磨难。
他们对孩子的爱来自于本能,也没有像现今社会可以到处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各种美德的途径,这样一份来自本能的爱,实在不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啃老的灼灼理由。
最近热文里的偷走爸爸300万的女生;在国外留学各种炫富,父亲辛苦跑滴滴的男生;文中提到穷人家的富二代越来越多和家庭教育的关系,这些都不可回避,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的确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时代的后遗症。
但是,我们作为一名有双手有大脑,读过书,经历过自我成长的成年人,再以这些心理去啃老,满足自己的各种虚荣心,难道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吗?
想想父母穿很久舍不得仍的内衣,一双袜子缝了又缝,一个水杯端了多少年,一部手机修了又修,一件新衣服攒了又攒。
我们开口要手机,要车,父母熄灯后躺在床上商量又商量,算了又算,终于拿了点钱给你,你还埋怨父母磨磨叽叽。
你哪知道你要的是他们多年来从指尖一点点抠出来的牙缝钱,在关键时刻的救命钱,在年迈后的养老钱。
5很多人因一些个人欲望和父母开口要钱时,总是拍着胸口说:你们现在给了我,以后你们老了我养你们!
我只想来一句:啊呸,现在你都能这么厚颜无耻,还好意思说以后!
用我最喜欢的刑法老师甲甲的一句话问问安心当啃老族的人:你摸着自己的良心扪心自问,你这么做,心不痛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