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永远的三毛!
第一次读《撒哈拉的故事》可能是初中的时候吧,至今没有笔记,也没有印象,只知道三毛与荷西,以及这片沙漠!
去年买了三毛全集,一直断断续续的在看,有几本还没有拆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66449/562ba6ffce636596.jpg)
今天重温撒哈拉的故事,感触很深!
全书有十七个故事,两个附录,九个书信。
每一个故事,都似聊天,没有华丽的词语,只是最平淡的文字,娓娓道来,却让人心疼,让人大笑,让人沉思;也似微风吹过,让人觉得很舒服,却不留痕迹。
此书描述的是三毛与荷西在沙漠里的所见所闻,记载了他们多姿多彩的经历,从中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三毛的乐观、热情、快乐的心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66449/2fb273c55e85f0e7.jpg)
《沙漠中的饭店》,一看到这个标题,还在猜疑沙漠中还有饭店,原来饭店就是她家的厨房。光是粉丝,就让这个“饭店”不一样。粉丝煮鸡汤,把粉丝比喻成雨;蚂蚁上树,竟然是尼龙加工的白线;尤其是荷西无意发现三毛藏的所谓的“喉片”-----猪肉干很好吃后,竟像小孩子一样偷了一大瓶送给他的同事,弄得那些口馋的同事一见三毛就不停的故意咳嗽,想再骗猪肉干吃!最后,当三毛用小黄瓜代替笋做的“笋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板称赞说这是一生吃到最好的一次时,我也忍不住跟着乐了起来。
《结婚记》显示了公证结婚的隆重与简洁,字里行间,都在流露新娘为只有一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和“走路去结婚”的幸福和自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常人会觉得不可可思议,其实,却恰恰说明了三毛独特的性格!不一样的三毛!!
《荒山之夜》中,荷西为了找有化石的小乌龟和贝壳,在下班之后她们一起去沙漠,开车两百多公里,可是他却陷入泥沼,差点死掉了。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被当时的紧张、恐惧的气氛所打动,与三个撒哈拉威人斗智斗勇,最后用车胎、车垫、自己的衣服把荷西救上来的时候,我好像也有三毛当时的那种恐惧心理,我手心都冒汗了。
《素人渔夫》中他们去国家旅馆,是西班牙官方办的,很是豪华,吃的很开心,饭后很愉快的散步回家,三毛说她是一个幸福的人!再想想现在的我们,很是感慨!后来荷西和三毛“用十二倍的价钱在吃自己卖出的鱼”,可是卖鱼的收账单竟然被洗衣机泡烂,三毛坐在浴室门口的石阶上,又哭又笑了起来,看到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情节,我不由得也又哭又笑!
《白手起家》是最令我动容与动情的一篇,这一篇里,三毛写到了荷西为了在结婚前想多存点钱,日夜加班不停,而那时她刚到沙漠,四周一片陌生,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家里,孤寂的心情不言而喻,可是为了省下家居的钱,她把装棺材的架子扛回家,自制沙发;在垃圾堆里捡轮胎制作成鸟巢一样的座椅,大水瓶插上野地荆棘,快腐烂的羊皮“色伯”后制成坐垫。生活的艰苦,沙漠恶劣的环境都赤裸裸的摆在了她的面前,可一次次都经过她一双巧手,使自己的日子在荒芜的沙漠中,幸福的开出花来!
其中有几个情节特别感动。
就是三毛刚到撒哈拉沙漠的时候,荷西说:你的沙漠,现在你在它的怀抱里了。
等下飞机刚到家门口的时候,荷西从背后将三毛拎起来,说:我们的第一个家,我抱你进去,从今以后你是我的太太了。自白中三毛说这是一种很平淡深远的结合,我从来没有热烈的爱过他,但是一样觉得十分幸福而舒适!
正式结婚前,荷西为了存钱不停的加班,三毛一个人在家,其中她这样写到:墙在中午是烫手的,在夜间是冰凉的。电,运气好时会来,大半是没有电。黄昏来了,我就望着那个四方的大洞(她居住的房子),看灰沙静悄悄的像粉一样撒下来。夜来了,我点上白蜡烛,看它的眼泪淌成什么形象。
在他们正式结婚的时候,这个家,有一个书架,有一张桌子,在卧室空间架好了长排的挂衣柜,厨房有一个小茶几塞在炊事台下放油糖瓶,还有新的沙漠麻布的彩色条纹的窗帘……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66449/69e4a716f464b6a5.jpg)
我早已热泪盈眶,我们有多少人像她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把日子过成了诗!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把一个四方的大洞用爱装扮成了城堡!成了记者都会去拍照的地方!
撒哈拉是一个动荡的地方,又要打摩洛哥,又得防西班牙,还得当心南边毛里塔尼亚,那里的人民不仅物质匮乏,文化也很落后,女子地位低下,还有那些可怜的哑奴,因为种族因为剥削一生下来便没了自由。但是三毛对待那里的人民却是那么友爱。她不仅给予他们物质帮助,还教她们文化。
三毛,一个世间少有的才女,用一颗善良的心,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带我们走进五彩斑斓的撒哈拉。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也不是一碗可口的鸡汤,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由的灵魂!都有勇气去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