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娘,既让我心疼,又让我无奈。我娘是疼爱我们的,但是毕竟家里五个孩子,她的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秤。
而我在她的那杆称上,可能就属于不是特别受人待见的孩子。但好像娘又是爱我或者爱我们的。我可能也像妈妈一样,用妈妈对我的方式爱着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可是我好像也不太会爱。所以我和妈妈之间,总感觉有些忽冷忽热,又难分难舍的感觉。
每次回家后离家,背包里装了很多妈妈给带的东西。她就是这样,每个子女在离开的时候,她总要给孩子们带一些什么东西。我是嫁的最远的闺女,自然回去的次数也是少的,享受妈妈的爱也是比较多的。
以前我们在洛阳,离得远,回来的次数少,妈妈总想把很多东西都装给我。而现在离得比较近,我回去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所以妈妈依然还是带一些东西,但不会那么多。多少装一些,妈妈的心里才会踏实,这都是妈妈的爱。
而我们做儿女的基本上也不空手回家,过去以后给父母买些牛奶呀、零食呀、肉类呀、菜呀……
这次返回内黄,妈妈让我拿来了所有的糖蒜。她说:“你以前就对我说过想吃糖蒜,一直没时间给你腌制,这次有空啦,腌制了一些,你吃着好吃,全部拿走吧。”其实我什么时候说过,自己都忘了,但是妈妈却记下了。妈妈还给带了昨天中午吃的素水饺(全部给我装上了),因为那是我的最爱。
最后妈妈还装了牛奶,辣椒酱,黄豆酱等等,她总是这样,把家里能给的东西都要给子女们。爱是双向的,像我离得比较远,可能回去以后,最多就是帮父母做一点家务,给父母买一些好吃的。我的爱可能也仅仅停留在这里。有时候很想和父母有一些更深入的交流,但我发现我做不到。有时候是找不到特别合适的话题,还是抱着“报喜不报忧”的心态,总想说些开心的给父母听。
小时候家里的兄弟姐妹多,父母可能顾不上照顾我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我可能一直觉得自己是有些缺爱的。记得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小时候(应该是上3,4年级吧)被妈妈吵了,批评的很厉害,我要离家出走。无处可去的我去了一位同学家里。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人家并没有留我吃饭的意思,还告诉我说他们要吃饭了。很明显,这是赶我走。我便悻悻地离开了。我一直等着妈妈回来找我,但是没有。我一路摸着墙,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挪动着。心里想着妈妈会出现在我面前。可是直到我摸到了家门口,也没看见妈妈?小小的我,生理上的饥饿战胜了内心的要强,我偷偷跑回家。妈妈正在院子里洗衣服。没有理我,我进屋拿了一个馒头,就往外跑。就听到妈妈在后面说:还知道回来,有本事别回来呀。有的时候我很清楚的知道妈妈会这样,是因为她小时候也没有被善待吧!再反问一下自己,我对妈妈友善吗?每次看到妹妹能够把爸妈哄的那么开心,她也那么舍得,时不时的给父母买些衣服,买菜等等。这是我无法与妹子比较的,所以我一直很佩服妹子,她做的比我好,所以父母在她面前可能更孩子气一些,快乐一些。别说父母了,像我也是,有时候很依赖妹子,有什么事儿愿意和她说说。
很想好好陪陪父母,却又不知道怎样好好陪伴,这是我的疑惑,也是我要思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