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5938/020bbc0879cac47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5938/54f7f938a98bf7db.jpg)
(五)发展性原则
“1+1”教育共同体基地建设的发展性表现在:
(1) 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性建设。
(2)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在“1+1”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在大学,特别是在教育学院的学生不仅自身在继续进行学习,同时在参与基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整个基地资源作实习基地和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他们本身经历了近20年的“1+1”教育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活动,同时用至少4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对这一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反思、研究、改善,可以说他们才是对这一模式最有发言权的人。随着时间的沉淀,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1+1”教育共同体将会成为一个良性发展的、生生不息的教育共同体。
(3) 以教育学院等高校教育及其研究成果反哺,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教学建设提供了丰富、充足的教育教学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的教育体系。
(4) 与其他学校、教育机构等积极开展宏观教育共同体建设,不断丰富、拓宽教育教学渠道和资源。
(5) 积极开展与其他教学流派、教学模式进行交流、联合教研等活动,不断丰富、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六)自主性与合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1+1”教育共同体基地建设的自主性与合作性相结合表现在:
(1) 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组织形式是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2)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采用所有“1+1”教师集体合作教研与个性化专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 各年级、各学段的教研工作、教育教学设计在总体上进行分工合作,一方面体现从小学到高中教育教学设计、组织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体现各年级、各学段的特点进行具体性设计、组织。
(4) 基地内各学校之间、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教学目标设置方面既有相互合作、相互支撑,又有彰显各自特色,营造各显神通、百花争艳的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