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接了二宝,坐公交车到了家门口,正赶上女儿放学的时间。
心想,趁有空去接下女儿,反正回去也是干坐着。再说了,平日里急着去找车位,也没这闲工夫。
花了10来分钟,走到了女儿的学校。不久,便见到了她。
孩子见了我,都有些惊讶,问我:“爸爸,怎么你会想着去来接我!”
我调侃道:“想你了呗。你不想我们吗?”
实际情况是,最近一年,我忙于接送二宝,爱人又忙于上班,无暇接送女儿。
当然了,女儿也长大了不少,让她自己来去,也是一个极佳的锻炼机会。毕竟,学校就在家门口1公里远的地方。
沉默了一阵子,女儿对我说:他们班《道德与法治》的作业,今天只有两个人上交给老师。其余的同学都没有交。
交了的同学,其中一个,就是她自己了。另一个,叫做段钰涵。
我寻思着,他们班有58人,竟然那么多孩子缺交作业。可偏偏老师没在作业群里说这事情。
见我疑惑的神情,女儿告诉我:同学不交作业,老师也不想管了。
听了这话,我迟疑了一下。不过,站在同行的角度,我非常理解老师的做法。
毕竟,家庭作业是在家里完成,需要靠孩子的自觉,或者靠父母的监督。
而老师嘛,也有老师的家事。难不成,老师还跑到孩子家里去督促孩子呀!
说实话,孩子自觉完成了作业,我还是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女儿还告诉我,哪怕她没有向老师做过自我介绍,每一科的老师都知道她。
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我只是对她说:孩子,加油!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在我看来,语言的激励胜过任何物质的奖励。我也希望孩子牢记住:学习永远是他自己的事情。过多的依靠,不利于她的长远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