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十二年过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在依稀的梦境中,当初青涩的少年回到了长安,回到了终南山,见到了已有些许白发的师父。
“你终究是要回来的。”师父颔首一笑,少年自然地坐在师父身边的蒲团上。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人还是当年的人。只是,我已经很久没见到青鸟捕鱼,没听到过拂晓时的鸟叫声了。”少年感慨到。
“你并不属于长安,你从哪里来,就该回哪里去。”师父的语调平静如水。
“可是长安是所有人的长安。当初我还只是一个顽皮无知的小男孩,喜欢站在南山下的桥边看夏季的涨水。是师父您在河边垂钓,为我指明大道。让我相信它真实存在,也应被所有人通晓。”
“道之所存,吾之所往。您虽没有明示我路在何处,却在我心里种下一颗灵的种子。直到我回到故乡,终于在那里遇到授业恩师,才找到方向。”说到这里,少年难掩兴奋。
“既已找到路径,只要前行就是,又为何深夜至此?”师父问。
“弟子此行,不为求道,特来问情。无情之道,人人敬而远之,必然行之不远。吾幼年蒙师父点化,已然忘情不悔,故至今日,依然不知情为何物,求师父教诲。”少年真诚又茫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