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感悟】
这一章内容写出了孔子的博大胸怀和高明的学习态度。
因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不少的人并不是这样对待他人(包括贤者和不贤者)的。对修养不高的人来说,有的人对待贤人是羡慕妒忌恨,对待不贤的人是挖苦,讽刺,瞧不起。孔子是圣人,他的思想超出了普通人。他对待贤者和不贤者都有学习的必要。他还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自己这样做,他对待学生也这样要求。比如,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这就是非常高明的学习态度,最难得的是他向学生指明了这种态度的深远意义。
在老子《道德经》中也有这样类似的文字写出了这种博大的胸怀。如: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来,英雄所见略同,圣人对善人不善人,对贤者与不贤者都都具有博大的胸怀,都有虚心学习或者指导他们的态度。孔子不但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孔子虚心向老子学习,这就是像贤者的学习事例,孔子同时代也有许多不贤者,他也向他们吸取教训。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就是像历史中的贤者学习,给后人树立良好的榜样;向不贤者吸取教训,以警示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