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从当了妈,就各种委屈。
孩子小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妈妈就会收到来自爸爸或者婆婆的压力:你怎么照顾孩子的啊?!
再大点,开始学钢琴,钢琴老师会时不时对妈妈说:孩子最近回课不太好,你得多监督练琴啊!
小学家长会上,老师点名批评:××妈妈,你要负起责任啊!孩子这次成绩不太理想啊!
……
为什么孩子的生活起居、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兴趣特长……各个方面的种种表现,不好的时候都来质问妈妈呢?
好像当妈的就是万能的,会各种神通,能罩得住孩子的一切。太不公平了!
当然,也别捧妈妈,你好伟大,孩子这么优秀,都是你一手培养的!这是“捧杀”,是一种压力,逼着当妈的必须作出奉献、甚至是牺牲。
社会文化造就了“密集母职”,它把照顾孩子看作是女性的主要责任。妈妈们不得不把孩子的成与败当做了衡量自己成败的标准,让自己的命运与孩子的命运紧密相连。
去参加家庭教育读书会的几乎都是妈妈,去上父母工作坊的也几乎都是妈妈,仿佛教育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跟另一个父母课程的讲师聊天,她说她们的课程最后都会要求妈妈给孩子写一封道歉信,还要回去朗读给孩子听。我说,有什么效果?她回答说,妈妈们都是边读边痛哭流涕,觉得以前自己做得不好,对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厌学、网瘾之类),真是对不起。我说,如果孩子不原谅呢?她回答说,那说明道歉不够诚恳,必须要重写!
我无语。这妈当的真够憋屈!
孩子是一个生命,ta的成长是阳光、雨露、空气、土壤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当然还有他自身,共同决定了他的发展。当然,妈妈是家庭中的一员,理应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但同样,家庭里也不只妈妈一个人!
妈妈们,不要再因为孩子暂时遇到“问题”而深深地自责、愧疚。虽然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当时的我们也做了最大的努力。
妈妈们,也不要为了孩子取得暂时的成绩和进步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付出终于看到了回报。要知道,这一切和你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们不知不觉被社会潜意识所裹挟,只有跳出来,才能看清楚,才能更理性。
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我在我的一亩三分地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结果,并不是由我说了算。
孩子永远都活在未来,那个我们永远不能触及的未来。所谓的“结果”,也不是我们有生之年能看得到的“结果”。所以,该努力的努力,该放松的放松,妈妈们,世界对我们如此苛刻,何不多爱我们自己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