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7年1月,6日-8日,约5.5小时;
阅读书本:《告别百年激进》;作者:温铁军;2016年5月第1版;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P1-444页;
阅读目标:了解温教授的主要观点,引发思考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精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4.5小时,笔记1小时。
今年打算深入阅读的主题是经济与金融。这本告别百年激进是今年阅读的第一本相关主题书籍。在这世界上人的决定离不开利益,谈到利益从国家层面则上升到经济,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
阅读温教授的书,这是第二本,他的书相比西方经济学著作,给我一种很接地气的感受,他的观点来自深入调查比较,令人耳目一新,我很喜欢读。
本书围绕“成本转嫁理论”,视点从宏观的全球国家竞争渐次转移到微观的中国三农,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巨大画卷。
在国家竞争微笑曲线的左端是资源主权国家(如现有的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如已被灭国的伊拉克、利比亚等),在国家竞争微笑曲线的右端是金融资本国家(如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在中间的最低端的是中国;中国既向右端的金融资本经济做了巨大的贡献,也向左端的资源主权国家做了贡献,所以中国所做的是双重贡献,相对与两边的关系互有依存。在这根微笑曲线上现在是金融时代的右偏态。
金融资本国家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性”“短期性”“集中性”,将这些国家的制度成本转嫁到外部的发展中国家;同理,国内金融资本的代价则转嫁到社会上,被实体经济和资源经济所承担。
人类历史上至少有5000年的农业文明史,而资本主义文明不过500年,在农业社会时期,群体文化居于主要地位;在资本主义文明史中,提倡的是个体文化;农业是养人的,工业的发展、金融资本的异化发展令危机不断爆发。
现在的货币信用产生于国家强权!如美国的这些金融资本利益集团,他们凭借庞大的军事实力造成发展中国家、弱势国家承担过多的代价,最后使这些地方危机爆发、日益贫乏。
产业资本排斥劳动和社会、环境和自然;金融资本排斥产业资本与劳动、社会、环境和自然。随着战后西方产业资本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生的全球化及其派生的制度性贫困问题已经加剧。
现在的全球化已不是商品生产和自由贸易,而是政治强权的增强及其派生的货币化增长和货币大规模增发派生的作为资本化主力的衍生品交易量的增长。
成本转嫁的方向是:发达国家的制度成本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发展中国家城市、工业的发展向底层弱势群体转嫁;当弱势群体无法承受时,该成本更多地向环境转嫁。
在美国,美国通过国债与货币两手增发,使用增发的货币购买增发的国债,客观上构成向全球转嫁通胀;在欧洲,欧洲央行可以增发欧元货币却不能增发欧盟统一国债,因此对外转嫁债务危机的能力要比美国差很多。
在一般发展中国家,只要追求工业化,就势必面临资本的极度稀缺,政府势必具有“亲资本”的政策倾向。在中国,1999年后,因“生产过剩”,政府开始调整“亲资本”的政策体系,通过增发10多万亿的国债投资带动就业化解双重过剩危机,但同时,也派生了其他很多问题仍待解决。
本书的内容非常广泛,只能在笔记中摘要谈部分主要观点。其中还有两个观点我觉得值得注意:
(1)发展中国家的当代高等教育大都参照结构高度化的西方教育体制来搞,也就大都会内在地具有迫使知识分子服务于西方、倾向于西方的特点。
(2)如果我们加快城市化过于激进,就相当于“空间平移集中贫困”—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大部分是靠贫民窟实现的。
读完本书我的思考有以下几点:
1、我们的国家可以不追求政治强权,但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2、在思想上不要唯西方化,多多内省,多多着眼于国内实际情况,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3、发展不要过于追求数字,需“以人为本”,稳扎稳打,稳步迈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