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了解到“每日反思”方法的原理和作用。
与写日记这样流水线式的记录+感悟,相差挺大,因为每日反思重点是记录一些触动自己的事情、感悟、困惑,并进行复盘。
复盘的方法,主要是以下三个元素:
1、描述经过——方便后续回忆
2、分析原因——多问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3、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不断在扩增人员,我又换工位了,平均一年两次的频率,也算为平淡的日子添色了。
刚换的工位斜对面有个漂亮又气质的女同事A,应该是刚来公司几个月,之前我们离得远工作也没交集,所以完全不熟。
每次看她熟练敲击键盘,就很有女精英的视觉感,忍不住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生呢?她的声音略粗有磁性,毫不做作,我总对这种女生怀有好感。
昨天另一个新来不久的女同事D过来找她闲聊,D高瘦白,天热的时候会穿露肚子和露背装,不得不说实在是很好看又时尚。
今天中午D又来了,和昨天一样,D声音好嗲,发音让我很反感,听到耳朵里非常不适。这两人的聊天,一个无比做作,一个正常语调,我忍不住想,A难道不觉得这种做作和嗲很讨厌吗?
看起来她们关系还挺好。
正常聊天不好吗?偶尔一两句还好,每句话都嗲的很,真的腻人。
所以我为什么受不了这种说话很嗲的女生?回忆过往,每次遇到这种女生就忍不住离远点,不想有交集。
以前读书的时候,班上有男生(我们并不熟)当面说我做人太正经,太认真,不像别的女生会撒娇。我当场鄙视对方,说:你怎么不撒娇,谁规定女生就要撒娇?管太多!
工作后身边女生很少,全是大老爷们,而我长相娇小,别人说是可爱型(自己不大接受这个,明明女汉子),却和大家称兄道弟,从不觉得女的就需要男的多照顾。虽然又有男同事说过我不会撒娇,怼回去就好,但是整体来说大家对我很好,非常喜欢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
也许是因为作为家里的第三个女儿,怎么撒娇都没用,老爸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撒娇只会被骂被打的更惨,特别是笑着被打,比板着脸被打,让人更无法接受。
所以我从小认定撒娇是低下头的表现,会有反作用。相当于把自己交出去,对方给你面子友好相待,当然完美;如果对方鄙视你,那实在是丢人现眼。于是对人板着个脸,成为我的安全保护罩。
我害怕,害怕撒娇后面临劈头盖脸的骂:你一个害人精、败家的,作什么作?(在无比期盼男娃中,我作为女生出场了,我爸对此很不爽。)
七岁那年,看着我爸抱刚出生的弟弟那么温柔,我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对着从小没抱过几次他张开双手,结果他看到后,一脚踹开我说:滚开,别挡路,抱你干嘛。
也许我是内心嫉妒、恨D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作和嗲?并不是讨厌听到这种声音,而只是因为这种声音会唤起我的伤心记忆,于是我才那么想把装进耳朵的这些话丢出去,完全无法忍受它们的存在。
我是我,她是她,我因为个人经历导致对撒娇有偏见,但不代表撒娇是不对的。这不是她的问题,应该说是我爸的思想问题,也不是我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受其所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