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江月 平山堂 苏轼

西江月 平山堂 苏轼

作者: 辰希星 | 来源:发表于2022-04-02 17:57 被阅读0次

“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这句话出自汉朝杨雄的《法言》,尊师重道的观念一直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支撑作用。从开始的启蒙到识字,再到成人前的知理,所走过的每一步都要受到老师的重要影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树立人格有长久影响,他的作用不只是传道,更是明灯。回顾生命中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良师,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他们的影子?

千年以前的苏轼,也有一生所敬仰的尊师,走近这段文字,感悟他的真情流露,多么令人动容。

元丰二年,这是苏轼人生中第三次来到扬州平山堂,平山堂是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庆历八年所建,如今距离欧阳修逝世已经八年。此时的苏轼也已四十三岁,这日来到平山堂前,不禁感叹前半生在弹指之间悄然过去,细细想来已经有近十年没再见过尊师老仙翁,只剩下墙上他的墨迹,依旧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

苏轼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悼念词。白居易曾说过:“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不过苏轼认为,虽说人在死后万事皆空,可即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

西江月 平山堂

宋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的这首《西江月》是为追忆过往,缅怀尊师所写成,故地重游,本就有着万千感慨,适逢自己又处在仕途困境,更多了几分悲戚。在政治的泥沼中艰难挣扎过半生之后,苏轼对人生的追求开始转向空幻,淡漠。那渴望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成为了他之后的人生态度。在词的末尾,更是直接与白居易对话,欧阳修仙逝之后,固然一切成空,可即便是如今活着的人,又何尝不是在一场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苏轼这种超脱的思想,是难得的人生境界,可不得不说也是因为在太多不可控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应激而产生出的保护自己的坚硬外壳。正因如此,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

相关文章

  • 诗选(七十三)

    西江月 · 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

  • 诗选(三十一)

    西江月·平山堂 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

  • 西江月·平山堂

    《西江月·平山堂》 ——[宋代]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

  • 我解《三过平山堂下》2018-11-26

    西江月·平山堂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

  •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北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

  • 第466天(2018.06.19)白居易说:“百年随手过,万事转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

  • 西江月 平山堂 苏轼

    “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这句话出自汉朝杨雄的《法言》,尊师重道的观念一直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支撑作用...

  • 诗文:《中国古词·中》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西江月·平山堂(苏轼) ...

  • 西江月 平山堂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

  • 西江月

    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江月 平山堂 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zt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