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写了养出松弛感的孩子,然后就被喷惨了。
大部分喷的内容都是说我纯粹好运,还把这种好运当成了自己的教育成果。
好吧,其实我很理解,光看我这一篇文章确实容易产生这样的结论,但若是从头到尾一直关注我的育儿文章,就应该能感受到我在育儿方面的用心。我认为,孩子如今的优秀,有他的天赋因素在,即算我的好运,但同时也离不开我的教育成分。这两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今天我还要说说我在小学阶段育儿的心得和看法。
其实我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所面临的问题,核心主要分为两块内容:能力和态度。
咱们先说能力。
我们说每个人的聪明程度不同,那以刚出生时候的智商来看,那就是出厂设置,纯粹的自带基因。但孩子出生以后3年,乃至6年,这个阶段是大脑飞速发育的黄金阶段。研究表明,这段时期间内给孩子带来足够的爱和有益刺激,都会使大脑发育得更好,也就是让孩子更聪明。
我非常重视这个阶段,孩子出生后6年间,我倾注了最多的精力在他身上,基本不留遗憾。之前有写过很多篇育儿日志,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我家孩子还没上初高中,智商到底如何,现在也说不准,但小学阶段确实是够用了。他目前不被安排任何学校布置以外的作业,也是我判断他基本吃透了学校的知识,能够达到应试优秀的成绩,所以才这么做的。
那如果说孩子的能力没那么好,该怎么办呢?我的看法还是要立足于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布置的作业,不增加额外负担,就好好陪孩子吃透那些知识就行了。
我比较反对的就是提前学习,除非你家是天才可以跳级,否则普通小孩就最好不要提前学习,提前学习得来的优势并没有多少好处,反而后期会很吃亏。
更何况有很多孩子是发育稍晚一些的,他们并不是不聪明,而是开悟较晚,就像有的孩子说话比较晚一样。那就更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孩子成长到那个点了。所以,孩子成绩一开始跟不上,不要着急去补课,父母要关注他们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如果纯粹是能力跟不上,怎么讲都听不懂,除了作业确实要多花时间,别的也就只能等待他们成长了。
顺带说一句,我家孩子是9月出生,比班里一些8月出生的孩子几乎大了一岁,在小学期间确实是占优势的,他大脑发育进度属于班级领先。
至少在小学5年级以前,这样的策略都是没问题的。到了高年级,孩子发育程度带来的差距会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再考虑如何提高孩子的能力我觉得更有意义,也就是说做些学校外的拓展。
比如我前阵子接触的一个课程就是先根据孩子的错题来给他做一个学情分析,然后按照分析的结果来判断孩子应该做什么方面的训练。我家孩子做了数学方面的学情分析,他的问题是粗心、做题不够规范。他要做训练的话,就该以一些奥数题作为桥梁,拓宽数学思维能力,以多种解题方法来纠错减少粗心频率。再有做题不够规范、老是吃掉步骤的问题,我现在也经常会提醒他。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课程我并没有给他安排下去,但这让我对孩子的学情倒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往后他有数学题目问我时,我也能辅导得更有针对性了。
以上就是我关于能力问题的看法。
为了尊重你们的碎片化阅读习惯,让你们看得更轻松一些,第二部分我就明天发布了,今天就写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