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7.03.14 分享

17.03.14 分享

作者: 风风火火的甘蔗 | 来源:发表于2017-03-16 23:04 被阅读20次

    本来是想分享《清醒思考的艺术 -让别人去犯错误的52个错误》,上周五跟fiona在下班路上简单聊了聊,发现下意识想举的例子全是生活方面的,甚至是情感方面的。觉得跟人力资源差得太远,就改为分享之前听过的一个商学院的人力资源的讲座,主题是人力资源管理十大新趋势,副标题是互联网时代与中国情境。趋势这种东西,比较抽象而且一时半刻无法验证,所以就见仁见智啦。但是其中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就是他讲的趋势之三:企业是有组织的人类生活的2.0版本,乡村、部落、氏族是1.0版本,“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是3.0版本,现在则要谋求兼顾,一方面从“人才为我所有”到“人才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则要建立亲情原乡。分享给大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企业逐利,每天都会有无数家新公司注册,也会有无数家公司倒闭,创业时代尤为如此。虽然生活中不乏百年历史的企业,但企业组织会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组织形态这种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如果我们注意到生活中的小细节,也会发现并不是无迹可寻。我们以前习惯问:“你是哪个地方的?”,现在在询问对方籍贯后还会问在哪儿上班,甚至在某些场合,社交的时候只会被问在哪儿上班,连籍贯都不大关心了。

    我们现在也许处在2.5的状态。互联网带来了大范围、跨组织、跨区域协作的可能性;许多青年照样工作,但已不满足于只发挥自己的单一才能,而往往是多处开花。Slash青年(斜杠青年)慢慢兴起,代表人物有2016年8月份凭《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的郝景芳。这个时代总是在创造一些新名词,其实简单说来就是业务爱好者玩出了专业水平。在杭州的时候,身边也有很多朋友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外,也在有意识地参与各种非营利组织或者通过新兴自媒体平台,营造个人品牌。

    处在过渡历史阶段的公司要如何应对呢?分享嘉宾给出了两种途径:一是确立基于全社会范围的大人才观,预见3.0版本的组织样貌,平台战略、生态组织,从注重“为我所有”转向“为我所用”,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建立生动、开放的人才生态圈,就像小米所倡导的,“粉丝即员工”;另一种则是退回1.0版本,建立情感联系,真的要有一点“亲”的感觉,有“心理契约”,回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亲情原乡。

    反观我司。首先,人才为我所用,我们有兼职,有顾问。其次,建立情感联系,让大家产生“心理契约”,大boss们是否看重这方面,我不知道。但是,根据校招文化测评以及入职这一个月来的体验,我猜公司有在这方面有一直在努力。现实总是会跟理想有一丢丢的差距。在跟不同部门小伙伴聊天的时候,偶尔会听到对流程、对个人发展的抱怨,他们会觉得在大疆没有归属感。比如昨天入离职通知群里XXX的离职原因就是觉得在大疆没有达到期待的成长程度。

    从员工关系的角度看,我们能做什么呢?我有两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第一,把公司建成平台,为员工搭台,以平台优势留人,尤其是留住能为公司产生巨大价值的同事。我司非常注重信息安全,每个项目员工只能接触到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那为了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我们可不可以抛开项目,也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在成长。是否可以参考万达学院,6000名员工,每人写两份材料,一是亲历的成功或失败,二是职场的困惑或飞跃;再通过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收集与汇总,挑出优秀的案例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共性问题。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思维,让群众教育群众。把心中有、口中无的暗默知识,系统性的呼唤出来,成为管理经验,进一步提炼成管理规律和理论。也就是像野中郁次郎所说的,暗默知识显性化、联结化,然后又内在化。

    第二,强调工作本身的意义和营造好玩的组织氛围,让员工觉得有意义、有意思。如果公司确实无法在业务方面提供员工足够的成长空间,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家属下手,让公司渗透进员工的家庭生活。比如可以针对研发员工家属定期举办烘焙坊或者厨艺课。我们也可以改变工作中的方式,工作中每个人都很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刚入职的时候我经常有GT很久收不到回复的情况。当对方下午四点还没有回复我上午发的消息时,我会发一行文字:对面的山上有人吗?吗?然后对方没多久就回我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赶紧回答:好诗好诗,来让我们接下地气,我需要如何如何,今天下班前能帮我实现吗?然后对方就很积极的帮我解决问题。都是同事,我们无法决定同事是否升职加薪,但可以提升他工作时候的幸福感。如果在工作中不营造私人情感,事完了,人也就散了。

    两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如有雷同,纯属他们模仿。

    复盘:

    1.fiona 的反馈:要学会甄别信息,离职原因未必是真相,有可能是借口。入职两年半没有接触到核心技术不代表其他人也没有接触到。

    2.小菲菲的反馈:提对公司的建议最好是在跟上司一对一的时候,就算有想法不要让同事看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7.03.14 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js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