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周围人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她好安静,一点也不开朗。
我喜欢独处,一个人看书、看云、听雨声,感觉很享受。
如果要强迫自己走入一个群体与他人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我宁愿一个人呆着。
爸爸妈妈看到我总是一个人拿着书本,常常说:“你这样不喜欢与人相处,进入社会该怎么办啊。”
我笑笑说:“没什么,认真做事,努力做自己啊。”
其实,我并不讨厌热闹,只是不喜欢为了热闹而热闹的氛围。
与好友、亲人相处时,我喜欢跟她们亲密地交谈、无所顾忌地大笑,毫无形象地吃吃喝喝。
只有在这些时刻,我是自由的、舒适的,可以放心地坦露自己。
爸妈总担心我看书会变成“书呆子”,妈妈总是愧疚地对我说,因为生活把你放在老家,没有人与你说话,所以你就养成了把心事赋予文字的性格吗?
我想了想,或许是那样,但这只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我只是注重内心世界,不善言辞,并不是一个自闭的姑娘。
昨天,朋友告诉我,她们部门组织聚餐,她跟平常不太熟的同事坐在一桌。
有一个女孩性格开朗,几句话就把在座的同事惹笑了,她高谈阔论的样子,一下子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朋友也是性格内向的人,尤其是在聚餐的场合,显得特别拘谨,她坐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就只能吃些离自己比较近的菜。
吃完饭,朋友就打电话给我,她告诉我说:“我感觉自己好没用啊,已经是20多岁的人了,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胆怯。”
从小到大,朋友都没有成为过人群中的焦点,存在感较弱,老师也不经常喊她起来答问题,文艺晚会的候选人也从来不会选她。
朋友说,我好想体验一次“大女主”的场景,成为人群中的璀璨明珠,气场十足,可是又害怕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她的这些话,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印象中,我也很少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即使跟老师走在一起,我也无法像其他同学那样跟老师谈笑风生,只能跟在身后默默地听着。
很长一段时间,我很羡慕那些性格开朗的人,她们伶牙俐齿,跟谁都可以谈得来,可以交很多朋友,得到很多赞扬。
每当我站到她们身边时,就好像是白天鹅身边的丑小鸭,没有人在意、关注。
是的,我曾经像朋友一样否定自己。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外向的人呢?我不止一次地思考这个问题。
不论是招聘启事上,还是亲朋好友的劝慰,这个世界好像都在拥抱那些性格外向热情的人。
职场上,如果你情商高、会说漂亮话,你的升职之路也会走得更加顺畅些。
学校里,如果学会与辅导员处理好关系,得到奖学金、助学金的概率也会大很多。
于是,很多内向者都开始改变自己,试图变得更加外向,变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有人说,你所察觉到的所有无能为力,都为教会你学会适时放弃。
即使我们逼着自己对所有人都释放热情,依然无法变成那个轻轻松松就能带动气氛的人。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强迫自己适应插卡打诨的场合,真的没必要。
我一直认为,内向的人只是更懂得取悦自己。
对于她们来说,社交是一个十分耗能的过程,她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比外向性格的人更加广阔。
因为她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审视内心、认识自己。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内向者。
虽然对于别人来说,我是一个很无趣的人,但我知道,在我的世界里,我有趣、充满活力、喜欢逗自己开心。
我知道,即使是现在,依然有很多内向的人感到很自卑。
但是,这个世界足够丰富多彩,可以容纳各种存在。陈坤作为国民男神,早期性格敏感内向,照样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独特的个体,而内向/外向,就如那些词语一样,不过是另一个我们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罢了。
外向与内向本就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我们人格中的两面。我们能做的,就是经营好自己的内心世界,让它成为你在人生旅途中的栖息地,活得更加灿烂。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