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中出现的“江南”,指的是东周时吴国、越国等诸侯国区域。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所设江南道,将长江以南的中下游地区囊括了进去。宋太宗至道三年(997)改道为路,设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今江苏省、安徽省长江以南部分地区及江西东北部地区属于江南东路。
明末清初,“江南”有着特殊的涵义,地理上是指相邻的经济上最富庶的地区,即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之地,而文化意义上,在文人心目中更像是一幅色泽不变的心灵地图,是汉文化的核心区域。
清朝初期,江南省即现在江苏、安徽的统称。两江总督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特指传统的江浙地区。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712-770)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的江南,在江、湘之间,今湖南省一带。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当时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
《忆江南》 唐·白居易(770-846)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的江南在苏杭。写这三首诗的时候,白居易在洛阳,这时他已经离开苏杭十年多了,在他的回忆里,苏州杭州变得越来越美。一般认为,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刘禹锡还作了三首和诗。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1021-1086)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江南在京口瓜洲一水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大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意洋溢在字里行间。
《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我们耳熟能详的汉乐府诗《江南》,一下子把荷花莲子与江南地域紧紧地连在一起了。这段歌词一唱三叹,反复咏诵,荷花成为江南的地域标志,一时成为江南的主旋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