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次疫情,我发现村庄里至少有这几种改变。
首先说老人,因为大多数老人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毕竟坚持了几十年。
1,早餐饮食方面。
我们这儿是典型的丘陵地带,虽在长江以北,但以大别山为界,还是属于长江流域。粮食以水稻为主,耕地种花生或油菜,棉花,小麦。
平时一日吃三餐,以米饭为主。即使是大冬天,老人也清早起来生火烧饭。
这次病毒袭来,村村封路,超市关门,家里有再多的稻谷也没地方去打成米,有钱也只能限量购米,生活物资相当紧张。
为了节约资源,渡过难关,很多老人早饭开始吃面条或稀饭了。
2,早起的习惯改变。
一些老人过了苦日子,勤俭惯了,习惯于早起多做。或者尊崇一些老观念,早开门早迎福,早开门早聚人气,或者说早起三不慌。
平时,很多老人五点多就起床,打开大门,或者生火炉烧水,或者去田间地头转转。
这些日子,老人也晚起了。这样,可以少烧柴禾,毕竟不能上山砍柴,或者一天吃两餐,早饭和午饭一块吃。
反正冬天事也不多,起早起晚都得呆在家里。
晚起不是懒,为国作贡献。
3,也会自觉减少串门。
老人是一刻也闲不住的,爱热闹,怕孤独,哪怕是晒太阳打着了呼噜,一睁开眼,不是忙着揩干嘴角的涎水,而是先看坐一起的伙计在不在。
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何况现在政策好,每年可以得点老人钱,赖死不如好活。
这次疫情,感染的大多是的老年人。人老了,谁没个三病两痛。倘若到处乱跑,万一招着了病毒,岂不是给政府,给自己,给后人添乱,招祸患。
不少老人不光知道管自己,也会管别人,见人乱走大声吼。
4,老人也频繁玩手机,能发出大笑
不能下地,不能上山,老是磕瓜子又会浪费资源,为打发时间,不少老人也看手机了。
抖音,快手,一玩大半天,老人也跟着笑得豁嘴抖肩。
怪不得年轻人痴迷了,原来里面藏着欢乐无限。
同样,年轻人也有些许改变。
1,打牌,从线下到线上
因明确规定不能聚众打麻将,赌博,村里也收了麻将牌,年轻人开始组建麻将群,在手机上打麻将。
虽然没有左手摸牌的骨感,右手摔牌的痛快,但赢钱的快乐是一样的,声线一样可以提高到72分贝,震得一个人的房间嗡嗡响,输钱的沮丧也是一样的,即使没人阻挡,一样可以真切拿头撞墙。
2,重视修老屋
现在的人热衷于在城里买房子,最起码方便小孩读书,最起码可以以为自己摘掉了农民的那顶三代,五代,十八代的旧帽子。
可是,这次疫情爆发后,城里小区门一封,楼幢门一封,完全寸步难行,物价上涨,经济下滑,内分泌紊乱。
在农村,起码有点自己的田地,菜园,物资不致太紧张,支出不致太超计划,再不济,上山撸把野菜嚼嚼,也比瘪着肚皮扶铁窗强。
再者,农村空气好,每吸一口,有鲜氧的味道。地域广,即使被链子锁着,也比城里兜的圈大。
没错,就这么定了,城市人要做,年轻时做,老了,还是回农村养着吧。即使新冠成旧冠,只怕人类继续贪婪,又弄出个什么大满贯。
修老屋吧,势在必行。
3,戴口罩在年轻人中流行
开始,年轻人戴口罩大多觉得别扭。毕竟是农村,很多是熟人,知根知底,觉得防备过当,或者虚伪。再者,嘴上蒙一块方方正正的布,不仅扯得耳朵痛,而且声气难以相通,哪怕身子挨着身子,也觉得说话不太亲近。
或许,口罩会像多年前的喇叭裤,齐膝绑腿一样流行。
戴着口罩不仅帅气,也会更有涵养。口罩便宜,但带来的价值不菲,为个人形象大幅加分。
在口罩厂上班的年轻人会被人羡慕嫉妒恨,不仅多挣钱,或许也更好找对象,解决农村的老大难。
这次疫情,不少人感叹,没病也闷出病了。但也没办法,是骡子是马,也只能在自家门口遛遛。要说,还真有点像蒙着眼的驴子,只能孤独地仰天长啸,踢踢踏踏旋圈儿,而不能豁着牙打喷嚏。
年轻人经此一疫,格局加大,境界加深,真的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微信,bieshanjushui。公众号,别山举水。美篇签约作者。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人生处处,总有相思凋碧树》,散文集《总是纸短情长,无非他乡故乡》即将上市,有需要签名精装版的,微信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