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海狮子读书会
为什么别人跌倒可以爬起来,你却不行?——《终身成长》

为什么别人跌倒可以爬起来,你却不行?——《终身成长》

作者: 飞羽竹芋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08:19 被阅读148次
    《终身成长》

    1

    《芳华》中刘峰是一个善良的、有雷锋特质的山东汉子。他心灵手巧、乐于助人、任劳任怨,尽情的享受着助人的快乐,将此当做人生一大乐事。入党、当标兵、巡回演讲、拿各种奖品……善良也为他带来了种种实惠与优待。

    可是一场爱情的萌动几乎要了刘峰的命,也剥夺了了他曾拥有的一切优待。世界的残忍背叛让这个朴实的汉子看清了世事看透了人心,就此寒了心也死了心。青春在最该萌动的时候却结了冰。

    从此生命中给爱情留下的只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忧伤的黑洞。死了心的他在战争中负伤,一心求死,却死里逃生成了一个残废的退伍军人。从此在生活的洪流中奋力拼搏,撞的头破血流,却毫无建树。生活始终陷在困顿之中。最终他身患绝症,在窘迫中去世。

    在我看来,刘峰的问题出在精神上。一次挫折打击让他的精神垮了下来,从此一蹶不振。他的生活再也没有阳光与鲜花,他的天空失去了星光,他的世界从此是悲伤的深渊,永远乌云压顶。他已失去了爱的能力,站起来的勇气。

    2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爱迪生一生共有数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从小就因为求知欲过于旺盛,问题太多让老师厌烦;回到家热衷于做各种小实验的他也发麻烦不断;在火车上卖报引起火灾被管理员打聋了右耳……但他从未放弃求知,如饥似渴的阅读、兴致勃勃的进行各种实验。正是这样的执着造就了他的成功。

    爱迪生发明蓄电池时,为了使性能更好些,试验了9000多次都毫无结果。朋友惋惜地对他说:“作了那么多实验都毫无结果,你不觉得后悔吗?”“为什么后悔,我不是已经得到几千种物质不能用的结果了吗?”最后,他终于制成了碱性电池。

    爱迪生一生是发明创造的一生。只是在美国所获得的发明专利,就有1099件,加上新型专利和商标的注册便有1500件,另外再加上其他34个国家所获得的专利,其数目高达3000件以上。真正无愧于“发明大王”的称号。

    3

    一个小说里的人物,一个现实中的伟大发明家。他们的故事昭示了一个真理——不同的思维模式创造不同的世界与生活。

    美国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者卡罗尔.德韦克在对成功进行数十年的研究后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在《终身成长》中,她将人类的思维方式归纳为固定型思维方式和成长型思维方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下人们会认为人的才能(智慧)是一成不变的。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们会认为人的能力或智慧是天生的,是上天赐予的。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天赋异禀,急于一遍遍的证明自己的能力,急于成功。他们认为努力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因为如果需要努力就代表他不够聪明;他们对挑战毫无兴趣,因为如果完不成挑战则意味着他是无能的;他们认为自己是特别的、高人一等的,所以也更应该拥有特权。

    固定型思维人群不善于从失败从吸取教训,而将失败与挫折当做致命的打击。一次挫折足可以让他从此一蹶不振,永世不得翻身。永远活在失败的阴影中,自怨自艾。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人们把发生的事情当做一个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可悲、不顺心,也最容易产生逃避、自暴自弃、乱发脾气、抑郁等负面情绪。

    《芳华》中的刘峰就拥有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一次爱情带来的挫折毁了他一生。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成长型思维模式下人们认为人的才能(智慧)是可以发展的。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们认为人的能力(智慧)是可以通过学习与训练等努力来培养和提高的的。他们乐于并寻求挑战,在挑战中成长;他们能够很准确的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快速成长;他们认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努力达到成功;

    他们相信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合资质兴趣或者心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他们在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这让人们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战时,依然可以茁壮成长。可以这么说,每一次失败的经历,都为成长型思维的人们提供了成长的养料。

    爱迪生便拥有典型的成长型思维模式。9000多次蓄电池的失败实验和那句“我不是已经得到几千种物质不能用的结果了吗”就是最好的证明。

    两种思维模式下结局迥异的人生是否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呢?也许,成长思维下的人们不一定都会成为如爱迪生般伟大的科学家,但至少我么可以重新定义成功。

    在成长型下,人们认为每一次从失败与挫折中获得的成长都是成功。而自身没有成长,没有达到想达到的目标或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才是失败。成长型思维的人们总是拥有强烈的学习热情,持续不断的努力,投入学习与工作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讽刺的是,“顶峰是很多固定思维模式者渴望达到的地方。却是很多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工作激情带来的副产品。”

    所以,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断论:“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4.

    既然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下竟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拥有怎样的思维模式?如果判定自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拥有者,要怎样做才能改变呢?这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这本《终身成长》的原因——它既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固定型思维,什么是成长型思维,还告诉了我们如何改变思维方式。

    其实,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很明白,成长型思维模式明显较之固定型思维模式更有优势。拥有成长型思维的模式的人们更容易快乐、且更接近成功,并有更大的人生格局。那么,如何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为我们定制了“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接受

    想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首先要接受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改变的前提是接纳。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并拥抱它,才有可能心平气和的去改变、改善。

    观察

    在处理事情时,注意自己内心的想法,关注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或比较倾向于固定型思维模式。是在面对挑战时?还是在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亦或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之,是在承受压力时。关注这些时候。

    命名

    根据固定型思维模式出现的时机、事件、情绪,为它们起一个名字。可以是生活中你的损友、电视剧中的角色、小说中的人物的名字。了解这个名字下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属性,是嫉妒、沮丧、拖延,还是自我怀疑、自暴自弃、暴饮暴食?这样有利于我们在它出现时与它进行斗争。

    教育

    当被命名的固定型思维来临时,我们要试着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与它沟通,了解它的真实目的,在理解和缓冲的原则下说服它做出让步或同意你的建议。

    读到这一部分,突然有一种感觉。改变思维模式的过程像极了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将孩子放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立场上,以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为前提与之沟通,再试着提出一些客观性的引导性的建议让孩子参考,最终使其接受建议或做出让步。其实,在书的第七章,作者专门阐述了作为家长、老师如何在教育中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

    每个人都逃不开成长这个话题。马里奥.普佐说:“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我们不期望伟大,只期望有一个终身成长的美好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别人跌倒可以爬起来,你却不行?——《终身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ri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