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周末,睡到自然醒,起来给自己做了好吃的食物,吃到撑,顺便直接睡午觉,今天又是一个潇洒的周末。
小侄女打来电话,跟我分享她今天都干了什么,考试考的怎么样?身边的同学都是什么样子的,她的暑假都干了什么,她又画了那些画。
孩子滔滔不绝,我也没有打断,把自己当成她的同龄人,跟她分享生活,告诉她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看了什么好看的,她也听着很有意思。
我觉得孩子愿意去跟你分享自己的生活与想法,是一种信任与爱的表现,同时这样的分享,也可以锻炼她的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对孩子的表达有耐心的倾听,对孩子的诉求认真分析合理性与否,她是能听得懂,并且能理解你的判断,沟通后会做出更加成熟的反应。一方面锻炼了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也让孩子理解了家长的出发点。
把孩子当成大人去沟通问题,倾听她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孩子,以孩子的思维去跟她沟通,心灵上亲近感会增加,叛逆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很多家长会直接要求孩子,快点写作业,速度快点,做的卷子怎么错了这么多,一天就知道玩儿,磨蹭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
其实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去否认自己。长此下去,孩子会认为自己就是个不听话,爱磨蹭,粗心大意,学习很烂的人。
指责解决不了问题,特别是孩子心智还未成熟的情况下,更是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今天小侄女最后在父母的催促下,挂了电话,她还没有分享过瘾,在愉快与恋恋不舍中,互道晚安。这样的沟通,孩子开心,因为有人懂她,我也温暖,因为孩子在表达爱。
对孩子多一些爱与耐心,也是一种温暖的感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