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稀缺》这本书,我有一种脊背发凉的感觉。对应到自己的种种经历,这本书既让我相遇很晚,又让我豁然开朗,所以就想做一个总结和“安利”。
原来,贫穷几乎注定造就贫穷,忙碌注定制造忙碌,焦虑注定制造焦虑,孤独注定制造孤独,除非你洞悉了机理,否则似乎你并没有机会逃脱轮回。如果你也深受类似负面困扰,这本《稀缺》就是你的必解之药。
作者有两位,还是把他们的资历贴出来让大家了解一下:
1、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领域重要领头人。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等人联合创立非营利性组织ideas42,致力于利用行为科学帮助人们解决社会问题。在麻省理工学院,与《贫穷的本质》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等人联 合创立“贫困行动实验室”,并于2002年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出生于印度农村,7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1993年,获得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经济学3个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2、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
198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科学博士学位。古根海姆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领域涉及认知科学、判断与决策、行为经济学等。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得· 戴蒙德和著名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开展过“货币幻觉”方面的研究。
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是贫穷,忙碌,焦虑,还是孤独等,人类的太多负面情绪(情感)以及与之配套的现实,都可以归结于一种稀缺:财富的稀缺、时间的稀缺、成长的稀缺、情感的稀缺。
类似于“吸引力法则”,但不同于它的粗暴解释,确实稀缺状态只能继续制造稀缺状态。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是在稀缺状态下,本来就资源有限,可选项变得很少,必须做很多妥协的选择;其次是人的思维宽带变窄,认知负担很重,根本么没有智力资源进行长远统筹思考,更多是依据本能感觉或者眼前利益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又继续导致下一次的稀缺状态;
还有就是管窥心态,对于未来重要的事情会看轻,对于即刻要满足的事情会看重,做出有损大局和长远的选择;再有就是没有规划和计划的动力,任凭糟糕的现实拖拽的自己前进,而实际上是原地打转。
书中针对稀缺的各种情形做了大量阐述和案例讲述,涵盖从个人层面到集体层面,乃至国家层面,是一个不折不扣地学术研究著作。即便我没有提及里面任何一个案例,通过上述总结,相信你也能从众对照到自己面临的情况。
稀缺导致稀缺那么如何摆脱稀缺状态,走向富足呢?这是重点。作者有以下建议:
首先是在充裕和富足的时候,就要着手制定计划和预案。比如对每月工资按比例做好不同的“基金”,多少是用在哪些地方的,对每个月每周每天的时间进行管理,对重要的关系进行投资。总之,不能不加规划和控制,如果被动等待失控的时候再去救火,往往要付出加倍的代价,造成稀缺状态的产生。
其次是要刻意设置盈余。在每月支出上,要留出固定储蓄额度;在时间上,要固定留出弹性甚至空余时间,在排除孤独上,定期参加社交活动和约会,联络朋友等。我对自己的规定是每周至少参加一个社群活动,保证学习和交友。
然后是将长远重要但眼前有可能忽略的事情纳入视野和日程规划,让自己时刻看得到提醒,以及不得不做。比如即便身体不那么糟糕,也要将健身纳入计划;比如将重要提醒写来贴到墙上,让自己时刻看得到,我的墙上也是贴满了警示标语。
最后是在执行上,设置好自动化步骤,避免启动的时候难度太大,消耗意志力资源。最好是以不太难得动作开始,轻松可以执行。书中尤其介绍了“如果——那么”策略,让不同事情平滑过度。
好行动才能长行动大家都知道即便是成熟作家也是容易焦虑和拖延的,我此刻是在练习写作看不到显性成果,所以我给自己的规定是一周至少三篇,一篇至少1000字。如果实在想偷懒,就告诉自己至少先写200字——当然写完200字之后心理状态已经平滑了,离1000字其实很近,再加上有两天时间来完成一篇,加上“蔡加尼克效应”(对于未完成事情的完成欲望),我一定可以完成计划。
我今天就是没有灵感写纯原创文章,所以就写这个读书笔记,提炼一下核心思想,分享给大家,同时做一个好书推荐,于己于人也都是收获。
说到底,身而为人,总会面临某种稀缺,而成长与修行就是要突破这种状态,走向富足、饱满与自由。读书笔记以提炼骨架内容为主,如果想要有深刻地领会和思考,推荐给你阅读自检,希望你也可以迎来自己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