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4日,我参加了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三届同有班第一次现场大课。坐在课室的那一刻,我感觉喜悦而自信。同坐一堂的同学们都是经历过重重考验才走到这里的。
经冬历春,三笔一面,五千多人报名,八百余人录取。这中间有中西医从业者,在读博士、研究生、民间中医爱好者……
能出现在现场,是因为当下的我们同气相求,志同道合。
一、本次课程及项目介绍
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是由著名中医学者、《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发起,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举办的非学历教育,公益性质(免学费)中医人才培养项目。
命名为“医道传承”,“医”是中医,“道”是道统,本项目立足于对道统的认知这个中医教育传承的关键性问题,并借鉴和君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充分融入传统书院的教育精神,提点启发,教学相长,旨在探索一条灵活而有依据的医道传承之路,补益体制内的中医教育,以期弘扬中医药文化,挖掘和培育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
第一届的医道传承项目,基本上招收的都是科班出身的医学人,第二届开放了部分非医的名额,到了我们这一届,非医已占到了60%的比例了。能成为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三届同有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的同时,传承中医道统的责任和担当之心油然而生。
本次大课分两天举行。第一天早上开班仪式,刘力红老师给我们讲了在国家现行的中医教育与中医现状大背景下,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的初心,以及我们这一年要干什么。下午吕世浩老师带我们从精彩的历史故事当中学习智慧,为我们打开了当年皇族教育的一扇窗口。第二天上午,刘老师继续跟我们讲了治学路径、医道核心,以及我们这一年的三种日常功课,尤其强调了导演的重要性。下午则是分组团建、学员间互相认识的时间。
三和书院从成立之初就与和君商学院有着天然的姻缘,并继承了和君的自主管理精神,可以看出,本次大课从筹备运营到现场组织落地,都有规范的流程,井然有序的。
二、与中医所结之因缘
刘老师说,祖上积了八辈子福的人,才能有幸学到中医。我深表认同。李老师以他本人学医的历程,跟我们说明了这一点。他母亲当年被划为右派,在下放贵州的那些年里,救了两条人的性命,父亲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对人事物鲜有抱怨。李老师1977年开始,连续两年高考都没有被录取,最后,广西中医学院录取了他。当时由于政治背景等原因,他一直没有等到通知书。最后被告知需要补充提交一些档案资料才有可能被录取。他父母赶紧连夜回到户口所在地把档案调回来,这才顺利帮助刘老师读上广西中医学院,正式开始中医之路。
我相信每一个走上中医之路的人,都有不同的因缘。但不变的是,最后都是归因于有福气。回看我自己走上中医的历程,看似不经意,有很多因缘巧合。但其实又仿佛命中注定,冥冥当中有安排。其实我在成长过程中,在中医方面受到家里人的熏陶。我大伯是一名乡村医生,他的师傅是当地很有名的老中医,受他的影响,我对中医从小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长大一些,想接近,但又觉得太深奥。而我的妈妈是一名中医养生爱好者,她坚持从报纸上剪辑下中医养生有关的内容,集结成册,并购买一些家庭中医食疗等相关的书籍来研究,这同样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了我影响,至今我还保留着她的剪报和手抄本。
2017年,我偶然认识一位学习中医技术的姐姐,并经她介绍,学了一门针法,从此走上了中医学习之路。我忘不了心灯瞬间被点亮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自己学习中医的可能性,心生欢喜,并勇敢地开始了。凭着一腔热情,我在行业里做了两年,我本想继续浸润下去,但由于现实的多方原因,不得不暂别中医主业,但万幸的是,我在转业的过程当中,一直坚持,最终顺利考上了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让我有机会在业余当中继续进修中医,并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同仁们,并肩前行。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每一场遇见,都必有因缘。每个人走到一个地方,做一些事情,其实都带有他一定的使命。而我来到三和,除了内心强烈的驱动,对中医的无比热爱,我相信还有一份士子的担当和责任在其中,自己好好学习,修为之余,一定要竭尽所能,传承中医道统。在同有班的一年里,精读经典,践行功课,知行合一,提高对中国文化和中医的认识。学习如何做好一个人,如何认识生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士子,并为一年后考取三和班做准备。
三、中西与西医
现在的中医教育是按西医的模式在进行的。西医的分科越来越精细,专业度越来越高,科与科之间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而中医是真正的全科,天然不具备细分的专业性。古代文人通医,中医是通业,而非专业,中医一旦学习西医走上了精细的专业化道路,就相当于走进了死胡同。西医的同仁一旦离开了医院就没办法操作了,而中医是可以在家直接操作的。中医武术当中的砭石、毒药、九针、灸焫,导引按跷,每一样都可以在家操作。
现在国家的西医医学越来越发达,可病患却越见增长,医院的建设永远赶不上病患的增长。各大型医院常年人满为患。这一定是医学模式出了问题。如果我们国家要实现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以目前这种仍以西医为主导的医学发展现状来看,是很难达成的。幸运的是,这两年我们从国家层面上前所未有地重视中医,中医遇到了千年难得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拿出点东西来,为国家医学作出应有的贡献。遗憾的是,当今体制内的中医教育,正日趋西医化。体制内的很多中医人对于中医并没有绝对的信心和真实的情感。学完以后真正说中医好的人,没有几个。而中医复兴和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依靠现行的中医体制内教育去培养推动中医发展的人才,是不太现实的。所以,三和书院就有了自己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体制外为国家培养合格有担当的优秀中医人才,以期补一补中医教育之漏。
作为三和的学子,我自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谦虚好学,勤做功课,每日精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士子”,管好自己的同时,利益身边更多人,影响他们学习中医,家家自学,人人自晓。
三和书院第三届同有班第一次大课有感 三和书院第三届同有班第一次大课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