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8-28 康科德见闻(4)

2019-08-28 康科德见闻(4)

作者: 承霖IP | 来源:发表于2019-08-29 02:05 被阅读0次

开学的第一周

经过漫长的暑假,终于开学了。

新学期以各种各种活动开幕:Orientation、Presentation、Welcome Party等

印象深刻的有两个:

NH seacoast 的一日郊游

NH海岸很漂亮,天空特别的蓝,可以说是海天一色。

草,绿的扎眼睛,大片大片的延伸出去。

白色的海鸟也许习惯了,游客的喂食,毫无畏惧争抢着游客丢过来食物。

也许是光来,国际学生很自然的按照各自的背景聚合,华人一圈,黑人一圈,当地白人一圈;

比较有趣的是,中间来了两场太阳雨,雨很大,来的快,去的也快。

午餐只有各种薯片和巧克力棒,中国学生基本也就简单尝尝。

晚餐还算丰盛,色拉,烤玉米,烤土豆,汉堡,以及各种各样的酱料。

晚上到了主校区,老师请大家吃了冰淇淋,老师自己吃了大份的巧克力冰淇淋。

终于明白,为啥老美这里,天这么蓝,草这么绿,人的块头这么大了!

Ann Bartow 家的聚会

Ann Bartow 是法学院的院长,开学第一周,她惯例是请国际学生到她家里参加聚会。

康科德算是丘陵地带吧,绿化非常好,城市不大,所以富人基本居住在离市中心稍微远一点的“山”里。

更具体一点说是居住在高大而秀美的树林里:他们的房子基本都是单独建成,房子多刷成白色,周边是大片的草坪,然后再由又高又直丛林环绕起来,优美、宁静。

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一般后院会有游泳池,傍边可以有乒乓球桌,网球场地,茶吧等。

美食是各种水果,色拉,派,三明治卷;饮品有咖啡,饮料,和酒。

看来美国的家庭,准备起来,包括最后的清理,都要比中国方便的多:冷食、自助、一次性。

好处是,客人和主人都要简单轻松一些,也有更多的时间聊天,交流,甚至是嘻玩。

Ann Bartow 家的聚会

课程与学习

第一周就见识到法学院的厉害。

各种书籍都是大部头的,很贵,甚至是200-300美元,学生买书的很少。

要么去亚马孙租旧的书,也不便宜!

要么就是从图书馆借过来,手机拍照,自己做成PPT,而图书馆每次只能借阅3小时。

想想在中国,开学季,基本是要一车车的拉出去发放,或者去教材中心领书。

教材中心,基本就是个硕大的仓库,或者图书馆。

每个学生的书籍,基本每个也都有20多本。

对应的是假期,毕业季,书籍满天飞,甚至懒得当废纸卖。

大学里,上门收书籍的大叔,阿姨的形象鲜活。

另外,书籍想看什么,大家是随便买,看到有用的,就买,看完很多就送人了。

问了上学期刚离校的,也咨询了毕业十多年的美国校友,都是“我没有买过书”!

课堂教学

这个学校据说是精英教育。每个班也就十多个学生。

来读法学的学生,基本都是本科、硕士、博士读了其他专业,然后过来读法学。

所以,学生中大家各种背景的人都有。敢来挑战法学的,也都是些强人。

课堂内容很多,老师基本安排提前看书,上课过的很快,也比较随意,讨论,实践为主。

如果课前不好好看,课后去做作业,100%是要挂科的;据说老师是很严格的。

想想国内的大学,对于老师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课件老师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一定要生动、吸引眼球,要能辅助学生理解。

上课,老师一个个激情昂扬,神采飞扬,最少要有个态度,最少要让学生满意。

而这里,基本都是满屏的文字,可以说,有这个就不错了。

老师的声音也很轻,十多个人的教师,很多时候也听不清楚。

想起了:轻轻的我来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也许正是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样的学校,才会培养出精英人才。

而在国内大学,我们的选择太多,学生把更多期望放在老师身上,老师你必须讲的好。

老师,你必须要让我喜欢你的课。

老师,还有责任定期和学生谈心,甚至是交朋友。

中国,美国各有特色。

我们不能简单的说,那个国家更好。

但是,生态环境,蓝天白云绿草地,清新的空气,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同时,学习,必须是自己的事情,学生有压力,要学好,这个才是关键。

相关文章

  • 2019-08-28 康科德见闻(4)

    开学的第一周 经过漫长的暑假,终于开学了。 新学期以各种各种活动开幕:Orientation、Presentati...

  • 读《远足》有感

    最早知道康科德是玩《辐射4》老冰棍进入的那个破败的小镇。 看完《远足》,我在想,远在200多年前生活在美国康科德小...

  • 2019-08-14 康科德见闻(3)

    见 康科德住所和国内的小区不一样,基本是各家各户自己按照规划建房居住。但是,规划的比较好,居民基本不是白色的2-3...

  • 康然能量生活心手记158我能请教你吗?

    康然能量生活心手记158我能请教你吗? 体验者:康然 记录者:康然 体验记录时间:2019-08-28 《2019...

  • [美]梭罗《瓦尔登湖》

    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1837年,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1838年,他又回到了康科德开...

  • 瓦尔登湖之美二

    作者介绍 亨利˙戴维˙梭罗,1817年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20岁毕业于哈佛大学,先在康科德镇中心学校任教,因不...

  • 我和康科德的故事

    康科德是个小镇 里面埋葬死人 活人哀悼他们 然后将自己埋入坑中 就像木乃伊企图重生的欲望 镇子是世界的缩影 所以悲...

  • 瓦尔登湖/2019.8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距离康科德两...

  • 值得一读再读的《瓦尔登湖》

    亨利·戴维·梭罗,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美国思想家。1845年7月4日,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

  • 《德川家康》随感-4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不得不感叹,山冈庄八这个写字的人实在太厉害。通常对于描写乱世的书,脑海中浮起的前几个词一定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8-28 康科德见闻(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gxb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