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知乎上有个问题,暗恋三年对方也知道,没回应,要不要放弃?我的观点是为免遗憾,试过之后,不成再说放弃。起码要有努力,等到坐在摇椅上,再遗憾,就晚了。
妈妈的意见是放弃,别人没反应,不放弃等什么。这两种不同观点背后有什么期待?我的期待是人应该度过一个不后悔的人生,想得到的就去行动,避免老了迟暮,后悔错过了幸福的人。渴望真实勇敢地活着,而不是爱不敢爱,恨不敢恨。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d01faa6ec716b5e0.jpg)
妈妈的期待是,我的女儿不能为了暗恋,送上门去,付出很多,最后伤心。渴望孩子幸福,不受伤害。这是种保护,是怕遇到危险,伤心痛苦,希望幸福。不同的期待渴望背后,对应不同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这背后涉及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期待,不同的人生。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二者没有好坏对错,只是生活。
我和妈妈观点差异背后的期待,这就像人本身,一方面渴望野性、有生命力地活着,敢爱敢恨,另一方面自我保护,防御那些可能出现的危险,二者之间挣扎。
有时,感觉父母就像另一个自己,或在很小时,就把父母内化到自己心里。可自己还慢慢长大。叛逆,在说我想成为我自己的样子,而不是你想我成为的样子。
其次,也可以分男女。不管男女,我觉得都应该尝试努力一下。遇到喜欢,可以展开恋情的人,不容易,人生难得几回搏。只是社会对男女的要求不同,各自要付出的成本不同。
女生提问,可以尝试暗示,给彼此时间和空间,在这期间去努力行动,如果有收获爱情,自然完美。没有,努力了也不遗憾。男生提问,可以行动一下,细心观察,深入思考,选择对方能接受的方式靠近表达。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1887b721a20301c7.jpg)
经常观察别人的选择结果,逆向“猜测”、“分析”他们的筛选条件,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会认为这一条是必要条件?我认同这个条件的必要性吗?如果认同,严格到什么地步才够?
复盘分析一下,我和妈妈的选择,在我看来,生命的自我感受、舒适、幸福是必要的;在妈妈看来,不受苦、没太大成本风险是更重要的,尤其在婚前,擦亮眼睛,千万别跳到火坑里。
这两个筛选条件,各有优劣。我的条件,可能会受苦,会不容易,只是我感觉这是我认为展开的生命,这样才算活过,有野性生命力的释放。不让可能只是在世上,而没真正地活过。
妈妈走过很多风雨,这些我的渴望,她可能都经历过了。于是觉得稳定舒适的幸福更重要,世上不止一个人,选择不止一种,风险却很多,一个渴望保护孩子的母亲。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时常发愁没素材,没东西可写。以为学习、看别人厉害的地方,有帮助。可当我真写,去抄袭借鉴别人的观点,发现自己写出来的很乏味,没感觉,就像吃别人吃剩的饭。觉得这样的自己,语言乏味,面目可憎,一点都不可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0115/9107c5b9eb576001.jpeg)
上课,听课,根据这些写作,我以为很有用有帮助,可现实并不是,那是别人的话,别人的道理,是教条,没走入心里。玩手机,用手机搜集信息,联系朋友,更好地生活,可真的是吗?那怎么有时手机在隔绝真实的人,真实的关系。
那什么是有感觉的呢?写出来感觉到满足,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呢?真实的关系,真实的人,真实的感触。
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体悟,那什么也没有,就像风吹过耳朵。真正有感触的是,发自内心的,长期凝聚于心的困惑和思考,才能诞生优秀的作品。
如果手机搜出来的不理想,那就问真实的人,我没东西写,就问妈妈。观察思考她的回答,背后的期待,渴望,然后对比二者的差异。问周围的同事,在真实的关系里,体悟思考,提出内心的问题,探索答案。
真实地投入,用心做一件事,用心爱一个人,认真经营一段关系,会看到幸福降临。有时,也会感觉事情很难,全身心投入,都不一定能做好,更别说,不用心了。
也许下次,再没素材,就打开录音设备,录一段周围人的对话,一点点分析,看看背后有什么。最好有新收获,新信息。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