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从不败美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用在央视一姐董卿身上最合适。
因为董卿爱上春晚,到如今仍然觉得没有董卿的春晚是不完整的。记得第一次看她的节目,就被她那双真诚的眼睛吸引了。那时候我就想:“原来当代有如此优雅的女子。”我很快就被她带进那种情绪中,她讲高兴的事儿我就会跟着大笑,她讲伤心的事儿,我也会跟着难过。
那时候觉得她端庄、大方、得体。说话很有分寸感,还能很好地化解尴尬。富有同情心,经常看她说一件事儿,说着说着就流出了眼泪。她还是一个很有涵养的人,在她的主持生涯中,曾多次向上台的嘉宾单膝跪地,为的是不让那些身体有残疾或不方便站起来的人感到压力。
她主持《诗词大会》,总是能一句话化解尴尬。有一期有个农民大叔参加比赛,只是小学毕业,可是因为热爱诗词。当他介绍完之后,气氛有点尴尬,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有一个小学文凭的人来参赛,董卿这样圆场:
“可能那诗啊,就像那荒漠中的一点绿色,始终带给他一丝希望,一丝渴求,用有限的水渠浇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长,一直到现在!”
她主持的《诗词大会》,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美好,也让我们看到很多为诗歌而执着的人。在文学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那种宁静和欢娱,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不论尊卑。
看了她很多节目,人们不禁感叹,董卿为什么能成为网红?因为她读过很多书,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 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
她主持的《朗读者》,成了很多观众的灯塔,书单《朗读者》也成了畅销书。在那本书里,我们能读到很多别人的故事。人世间有太多的仪式,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等,所谓的成熟,就是看透人世间的种种,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从那里还能读到很多好书,如《老人与海》《瓦尔登湖》,诺贝尔奖得主吉卜林写给12岁儿子的《如果》等都深得读者的喜欢。
我想我们喜欢董卿,是因为她本身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蕴含着智慧、才华和修养等,也喜欢她那种一直努力和为所爱执着的样子,无限接近她,更希望无线抵达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董卿记得小时候,读书就是家里最重要也是最平常的生活内容。她的记忆里也一直有一个温暖的场景,就是在书房里,妈妈忙着备课,笔尖在纸上“沙沙”前行,就像春蚕啃食桑叶的声音,带给人希望和安全感。爸爸则是读书,记笔记,断断续续地写稿。书房不大,爸爸妈妈共用一个书桌,她则用几只方凳拼成一个小桌,写作业。待吃完晚饭后,一家人就各占一角,安静地看书。
回首董卿的历程,从1994年进入浙江有线电视台工作,到1998年在上海东方卫视主持《相约星期六》小有名气,再到2002年加入中央电视台被观众熟知,然后因2005年的春晚主持人身份而大放异彩,一路走到当时所在的位置,她差不多用了20年的时间。
董卿说:“我特别苛刻,可以在书房从晚上六七点坐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要把一台节目弄得明明白白,但这种行事风格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接受”。
“美人如玉,心有沉香”,董卿是这样一位优雅的美人。
张潮在《幽梦影》中这样赞美董卿: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就连一向心直口快的金星也忍不住发出赞叹:“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让我们做一个心有香气的女人,总有一天,我们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终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文/思伊星光小仙女
2020.3.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