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随笔散文散文
作品如何引起读者共鸣

作品如何引起读者共鸣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08:23 被阅读86次

    感觉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如何变为印象,再成为意象?

    我们很习惯于用概念来理解一个事一个人,说某人是个好人坏人,勇敢的人胆小的人等等。从这个角度去写人,就好不了。需要从他的具体出发,不做定性的判断,追踪他的言行来描写。这种印象变为意象,描写出来(表现出来),就会比较好。

    按照道理,并不能这样拆解成三个阶段(感觉-印象-意象),只是为了方便表述方便理解。真要那样看作操作指南,就显得不太严谨。

    很多印象是一瞬间完成的,沉入脑海的,经过时间发酵,变为意象。所以三阶段,只是一个大致的描述,其中的机制,也没有什么太多科学的依据。人的思维太复杂了。

    这个三阶段,你如果思考琢磨一下,对体会有好处,只能这么说,并不是说它是科学的,而是比较有用有效。

    比如,很多写母亲的文章,母亲当然好啦,当然爱孩子啦,这就是概念。从这个出发,是写不好的。

    你得还原,就像孟郊那样,抓住了“临行密密缝”这个意象,作品就成功了。大多数人抓住的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不能说不好,但还流于表面,还没有到位。

    卡夫卡的城堡,他用很多小意象来营造这个大意象。因为城堡是个建筑物,描写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代表的恐怖力量和压迫人的势力,卡夫卡通过很多小场景来反映,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这些小场景并不是堆砌的,而是不同方面不同侧面来构筑。

    如果他仅仅说城堡像一头巨兽,巨大无比阴森森,这是不够的。

    水浒三国和西游记,比起红楼梦的意象就差很多,如果等同视之,鉴赏力就不可能提高,也无法运用到写作中。

    三国水浒里的人物无论怎么描写,比起红楼梦中的人物鲜活程度,还是相去甚远的。红楼梦里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生命体验里,本来就是活生生的,才有可能写活;吴承恩罗贯中对那些人物,无论怎么揣测移情,深度依然是不够的,主要靠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故事来带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摘桃子的人。

    这一百年,城市化现代化,故事慢慢就消亡了,因为人分散了,大家族没有,人的距离拉大了,不是农业社会了。也就没有那些现成的故事给作家来加工,故事是非常难的了。

    一千零一夜,每个故事都不同。放到今天,哪里有这些素材可用呢。

    写一个个体,也是小说家不得已,小说家本来是为了讲故事而生,西方的STORY就是中国的故事,但是西方有戏剧演变的NOVLE,虚构作品之意,不得不从个人的人来挖掘。

    中国古代琴棋书画骑射,除了讲道理的文章和诗,其他诗文是没有地位的,因为还不算艺术(有艺术,但官方总体来说不那么认为,地位远不如八股文),到了唐宋,散文诗词才渐渐成为艺术。故事多,小说少;抒情多,理趣少;短诗多,长诗少,史诗极少,有这个原因在里面,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搞文学不如骑马射箭的艺术地位,孔子一直到汉唐。

    写文章可以,道德文章,言志的诗,这是可以的,正统的,意识形态认可的。

    中国的六艺有好几种说法,但其中的书,从来不是指文章文学。欧洲也有六艺,其中有诗,西方的诗通常包括所有文学体裁。这个原因也导致了差异。在文学上,诗词散文我国不弱,也许可以打平手,其他方面就比较弱了。

    看到一篇典型的谈素材的文章如下:

    如何获取素材?感悟。一手素材的来源,是你个人生活经验所得。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有所思、有所悟就要迅速记录下来。像这些比较碎片化的素材,看起来没太大用处,其实这才是最珍贵的一手素材。

    这种就是我所批评的简单化理解,这一类收集素材恰恰是有害的。

    因为收集的是浅层的感受,而不是落入大脑的印象,未经过发酵处理,捡到篮子都是菜,最终你无从分辨,要么就都当做宝,怎么可能沙里淘金打动人呢?

    更不能从意象去发挥想象了,被一些碎片捆住手脚。就像大多数去河边玩,高高兴兴带回来一堆鹅卵石,没有用,最后都进了垃圾堆。

    经过沉淀经过发酵,附着了感情和意味的材料(质料),才是意象。意象的完整串联,密集输出,是经典名著的特征,其底色是气韵(黑格尔说意蕴),这样才成为一个整体的美的直觉品呈现在读者面前,而非像一个手艺人那样将一堆材料采取所谓技巧串联。美的作品是一个有机体,来源于作家的生命体验,挥洒在纸上,我们读来才能感同身受,进而触动生命的琴弦,引发共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品如何引起读者共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ft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