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看了村上的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之后,你会爱上跑步。可惜,我没有。对于一个非跑步爱好者、不需要跑步减肥且最终没能感同身受的我来说,在写这本书的书评时,可能会乏善可陈。
这是一本记录了村上春树在2005年8月到2006年10月之间进行跑步时的一些想法。虽然历经的时间只有一年又两个月,但记录的事情横跨了他的大半生。具体的说,是从他毕业之后,开了一家店开始。在经营店铺数年后,他生起了写小说的想法。然后,他写了,小说也获得了成功,为了写出更长更丰富的小说,他就关了店铺,成为了一名全职小说家。
他想了,就去做了,这是一种让人钦佩的执行力。就像后来的跑步一样,从他打算以小说家度过今后漫长的人生开始,他就选择了跑步,这一跑,就是二三十年。这其中,包括了惨绝人寰的一百里长跑和铁人三项。
然而,无论是他在全程马拉松中的心态变换,还是感受着年纪对于长跑的影响,我都像是一个局外人,只是瞧着觉得热闹,实际上并无多大的触动。当然,我还是从书中学到了一点东西,虽然不多,但想来也够了。
村上春树在书中有以下两段描述:
“突然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写小说。又有一天,我出于喜欢开始在马路上跑步。不拘什么,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这样生活的。纵然受到别人的阻止,遭到恶意非难,我都不曾改变,又能向谁索求什么呢?”
“希望一个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他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我在阅读上面两段话的时候,心中有一个疑惑:究竟是因为跑步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才喜欢上跑步,还是因为喜欢了跑步才觉得合适呢。我个人倾向于前者,因为合适,自然得心应手,然后如《把时间当做朋友》说的那样:往往不是有兴趣才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但无论如何,对于村上春树来说,写小说和跑步都是他喜欢且适合他的事情。而人的一生,能够同时且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是多么的难得,更何况是两件。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是幸运的。纵然有人说,那是他日复一日的努力才得来的,可是,如果他的第一部小说就石沉大海,而不是受到赏识,那他还会成为一个如此受人欢迎的小说家吗?还会有之后数十年如一日的长跑吗?
我无法预知从未发生的事情,毕竟未知,本就是人生的精彩之处。我只是觉得,如果他人的幸运我无法复制,我只能尽量的去学习在这个光环之外的东西,那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然后坚持下去。这样的我,也许不会成功,但至少,我不会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