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教学的小任务驱动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小任务驱动学生的阅读,达成教学的目标是非常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黄厚江
目前我们所倡导的大单元教学,它的核心概念就是通过大单元、大情境和大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和优化,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小任务去驱动学生的阅读,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阅读小任务的形式
那么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形式的小任务呢?黄老师给出了五种阅读教学中小任务设计的基本形式:
1.多维比较
多维比较的含义就是“从多个维度对文本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活动中比较,通过体味文本,求同求异,深入思辨,发现问题。”
这种比较有时候是对同一篇文本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阅读;有时候是在不同的文本之间进行比较阅读,找到任务的勾连。
2.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既包括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介呈现个性化的作品内容,更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时可以借助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活力,让学生别出心裁地去表达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收获。比如说设计让学生给小学课文《桥》这篇小说里的桥取名;给孔乙己写碑文;给《灰雀》里爱鸟护鸟的父亲写“夸夸语”等。
3.角色置换
“角色置换是让学生暂时转变自己的读者角色,置身于文本中某一个人或物的角色之中,同时根据这个文本角色的立场、风格、方式来说话、做事或思考。”
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以文本中的角色自居,设身处地去思考,感受人物的心理。尽管每个人想法不同,但在碰撞交流中学生也会有更多新的阅读感悟和发现。
4.文本变形
“文本变形,就是以语言为抓手,通过文本还原、表达转换、内容压缩、内容扩展等活动,对文本形式进行加工改造,让学生在文本的解构与重建中体悟、辨析、探究,培养语感,深化对文本意蕴的理解。”
具体做法:
(1)压缩课文
可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把长长的一篇课本缩写成一段“忠实于原文的短文”。
(2)课文改写
像是《春江花月夜》《蜀道难》等课文,可以从全诗中挑选诗句,挑选句子进行重新排列,并说出理由,进行评析。
这些文本变形“让学生得以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文本,活化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获得了独特的阅读审美感受。”
5.矛盾设置
“文本的矛盾往往是发现文本秘密的突破点。”
比如说为课文重拟题目,判断合适与否;设置矛盾,“有意造成文本解读的冲突”。这些矛盾的制造反而能够激发学生细读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最终实现文本解读的突围。
设置矛盾,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逐步逼近文本的内核”,让阅读真正发生并走向深入。
三、设置原则
黄厚江老师说,阅读教学中的小任务设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1.立足文本,力求发现“这一篇”的独特价值
即针对你所教学的那一篇文本去设计小任务,善于发现文本的独特价值,设计最合适,最有新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2.立足文本,力求呈现“这一类”的体式教学。
“这一类”是指,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阅读规律和教学价值”。我们要依据文体的不同设计小任务,力求通过一篇打通一类,实现阅读教学的迁移运用。
3.立足阅读,力求突出“细细读”的阅读导向。
阅读教学最终指向“阅读”,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反复阅读中了解文本。要创设朴素的、有驱动性的、真实的任务情境。在阅读中“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
4.立足活动,力求调动“每一个”的真实参与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是对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体现的是对学生阅读水平、阅读潜力的尊重,以及教师正确把握学生阅读'这一篇'课文时的阅读困难。”
在学生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才能实现阅读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群体需求,寓教于乐,寓学于思,引导学生在'有意义'且'有意思'的活动中开展深入的阅读探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