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回顾一天内的时间开销,很多记录都经不起推敲,存在着很多的“暗时间”;
2、由于不确定暗时间是否像开小差一样正常,所以总在最后反省时会卡在这纠结一番;
3、只要能保持任务中足够专注,并且清单执行没影响,对这些评估就可以适当“留余地”;
4、下一步行动:
(1)像接受念头开小差那般,也要接受暗时间片段,这就是“管理时间的念头”开小差了;
(2)继续使用番茄钟机制,保障任务时间是高效的;
(3)弃用番茄钟数考核当日投入量,这个标准很片面;
(4)正常完成一日安排后,剩下的时间不应该再计较克扣;
【二】
1、最近做了一个自动更新数据,整理后再对比过往的EXCEL工作薄,这种爬虫式表格打包成EXE还挺有意思;
2、完成2.0版升级了几个公式后,发现前后用不到20个函数,复杂的公式也只是多函数组合;
3、可见复杂、麻烦的事,很多时候也只是简单工具的组合、嵌套,要做大项目一定要先掌握最基本的工具;
4、下一步行动:
(1)明确任何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是要先把基础知识掌握牢靠和熟练;
(2)串联“背景知识”逻辑,交流讨论要先同步背景知识;
(3)化解复杂的问题,可以从简单工具尝试拆解,所掌握的知识点也许并不复杂,不要自行劝退;
【三】
1、与小伙伴分享最近的心理学反馈,大家都很认同情绪(天性)和理性思考之间的斗争是最大的斗争;
2、并且在很多时候,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我们自己(本能、潜意识、小我);
3、有种关于大脑进化的说法:最年长的是生物脑,管理各种生理机能。中生代是情绪脑,杏仁体做出各种应激行为提高生存率。最新进化的则是理性脑,我们可以客观分析思考。由于产生的“时间长短”不同,所以理性脑没有前两位长辈给力,经常会交出指挥权;
4、类似的说法还有理性的骑象人与动物天性的大象,以此指代显意识与潜意识;
5、下一步行动:
(1)继续心理暗示策略的练习,记录过程在下个月反馈效果;
(2)杏仁体发出信号和应激靠的是“化学方式”,所以只要在短时间内不被绑架,很快就能恢复正常,要建立情绪中“短暂停止”的行为反应;
【四】
1、在小团体内,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每个人的能力和投入度,在团体决策中将出现很多不确实性;
2、有些人对小团体共同的目标投入有限,注意力和思考力也是部分的倾入,这势必会影响执行、决策的质量;
3、类似“港人治港”的政策,对团队具有可信度高的人,大概率会做最大的贡献;
4、下一步行动:
(1)要融入小团队,应先找到可信度最高的几个,不在乎能力,只评估忠诚、分享度;
(2)团体的荣耀精神、更高的关心,决定着小团队的稳定性,既然是联机组队的游戏规则,可以牺牲能力而偏向集体奉献度挑选伙伴;
(3)不要为了“缺失可信度但能力极强”这种小概率,而改变上面;
【五】
1、每次遇到瓶颈和不顺的反馈,都会由预期和现实的落实带来挫败感,这种感受又会进一步削弱积极性;
2、一直在尝试处理这个局面,但一直都发现是个人都会如此,只是走出这种状态的和表现略有不同;
3、唯一能确定的,这种挫败感是来自预期求而不得,但如果没有预期,似乎就没有目的地驱动力;
4、下一步行动:
(1)只要在成长的路上,遇到挫败必然是常态,继续洗脑对“挫败、失败”的认知,减少对积极性的削弱;
(2)思考是否可以从预期上花功夫,由“结果式预期”改变成“过程式预期”,以此中继预期和结果的关系,不对比就不会有落差,没落差就不会痛苦;
(3)再继续寻找从认知改变的办法,而且要真正相信、信任的办法才会有效果;
【六】
1、生活中有一种沟通是问答式,这种节奏如果是在引发思考或主动获取信息时,会很有效果,能让画像更有细节;
2、但如果是种指令,则会变成一种低效且拖拉的形式,比如对方希望你能帮他取个文件,但却不交待清楚文件在哪,什么文件,怎么取,取了怎么传递……
3、明显的做法应该是尽可能详细的形容,让指令不存在模糊地带。觉得犯这种错误,应该是误把别人习惯性当作自己,没有想到大家的“背景知识”不同;
4、下一步行动:
(1)记住每个人的不同,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习惯性地猜想到其他人身上;
(2)指令式信息的交换,务必替对方多做思考,不要怕麻烦,尽可能让步骤更详尽;
(3)举一反三到其他沟通中,为减少模糊地带多做点,慢即是快;
【七】
1、发现和解决问题,需要深究的态度。找到问题后,从问题挖掘原因,再由原因挖掘原因的原因……直到找到最初的根源;
2、这个深究的逻辑链其实就是思考路径,比如:这个我做不好,(为什么做不好?),因为我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我没有建立系统的处理决策模型,(为什么没有处理决策模型?),因为我不够重视,(为什么不重视?),因为我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为什么不往这方面想?)
3、通过这样疏理,发现与丰田的5Why分析法相似,如果不限制的话会很容易把自己绕进去;
4、下一步行动:
(1)再进一步了解5Why分析法,建立与深究态度的联系;
(2)在深究的5Why分析法中,一定要注意使用客观存在的问题,应该基于问题现状去发掘问题的“为什么”;
(3)需要了解掌握“归因原则”,这有利于更好的通过深究找到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