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四班教育故事——为阅读与写作搭座桥

四四班教育故事——为阅读与写作搭座桥

作者: 依娜_ce2c | 来源:发表于2023-10-22 22:28 被阅读0次

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在探索的问题。三、四年级正是习作初步形成阶段,有了三年级一年的习作练习的基础打磨,有些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写人写事的基本要则,最起码能够做到文从字顺。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无法我手表我心,组织语言的能力还在初始阶段,不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三、四年级是孩子习作的初步阶段,因此只要孩子能够做到让读者看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一定层次的或顺序的写出一篇文从字顺的文章就可以了,切不可揠苗助长。

我们都知道提高孩子写作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孩子读了很多书,可作文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只是为了读而读,他们记住的或感兴趣的只是故事情节,没有真正去体会作者语言的妙处,以及写作时独具匠心的谋篇布局能力。因此,阅读时除了要泛读,更重要的还有精读,精读时得有目的的进行引导,而这个有目的就是指向写作。小学阶段,尤其是写作的初始阶段,是离不开借鉴与模仿的,正如孩子学走路,必须得借助学步车,大人的搀扶才能在反复的训练中独立行走,习作亦然。但这个过程会比较长,看我们有没有那个耐心去引导,去等待。

本学期在习作指导上我准备为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搭座桥。而这座桥梁,就是从课外阅读中汲取写作的秘诀。本学期我们选的第一本书是《呼兰河传》,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一是因为小学课本当中有两篇文章选自于此书;二是萧红细腻又通俗的笔触是非常值得孩子去学习借鉴的;三是这本书是以萧红的童年生活为底板,以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而里面很多的故事与孩子的生活其实是很接近的,可以让孩子从中积累素材。

因为孩子之前的阅读基础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像这样文学类的书籍,孩子读的不是特别多,没有老师的引导,他们领悟不到作者写作的特色以及想要通过这些故事传达的情感。所以,对于这本书,在导读课上我从两条线来进行指导,一条是从萧红一生颠沛曲折的人生入手,让孩子了解作者其人,并借助书中涉及到的人们的生活,小城特色,时代风俗等拓展孩子读书的厚度。一条是从写作方法入手,借鉴模仿,练习写作。

在开读之前,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萧红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萧红逃离家庭之后的人生际遇,去感受萧红孤寂的一生。了解了作者,才能够更深刻的去体会作者笔下的呼兰河城,以及她童年的生活经历。小城特色,时代风俗这一方面,主要给孩子讲了东北八大怪,童养媳的背景,跳大神等,以及通过小城人们的精神生活,去感受人们的愚昧、落后、无知。

而这些知识的拓展,其实是为了增加孩子对故事背景的了解,同时也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毕竟这些有关时代背景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新奇的。班里面60多个孩子,不是每个孩子都喜爱读书的,但是我发现在给孩子讲了这些拓展的知识之后,还有讲述故事里一些精彩的内容时,孩子们听得都非常的入神,能够看到他们事后认真地开始翻看这本书。这不就是阅读导读课所期望看到的吗?当然,阅读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阅读兴趣的培养,还要为写作服务。

所以,结合着每一章的写作特色,渗透写作方法。如第一章,主要是对呼兰河小城环境的描写,尤其是突出了小城的冷。就引导孩子去品析作者是如何把冷写出来的,并让孩子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情节、环境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而服务的。作者开头就写小城的冷,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原因,毕竟它身处祖国的最北方,最重要的作者是为体现生活在这个小城的人们的冷漠来作铺垫的。尤其是对整个小城的介绍,真的是非常值得去仿写,因此我们写了《我生活的小城》或《我生活的小区》,我们学校周边其实是非常热闹的,尤其是井冈山路,还有美食街,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各有其特点。所以在引导孩子去仿写的过程当中,也注重引导孩子去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孩子只有学会去观察,才能真正把老师的引导,把书中的一些写作方法用到自己的习作里。从总体来说,孩子写的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靳玟萱、芮言诺、李念等这几个孩子,写的尤其好。我还让孩子们打破平时写作的那种模式,借助这本书中的开头或者是结尾,尤其是结尾,要含蓄,要意味深长。

呼兰河城东二道街大坑这部分也是非常精彩的片段,这一部分重点抓住了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把人们过坑时的心惊胆战,过坑之后的轻松、后怕等不同反应可以说写的是很有画面感。在反复阅读、分析、体味之后,我让孩子们写一写自己旅游时过玻璃栈道或过吊桥的经历,抓住环境描写突出其险,再写自己过桥时的从容或是胆怯,着重描述自己的心理以及他人的反应。

还有结合“我”想去看团圆媳妇时那急切的心情和“我”发现有二伯偷东西这两个部分,我又让孩子写了《我与____打“太极”》或《“间谍战”》,写一写自己生活中偷看电视、电脑、手机等与爸爸或妈妈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当我绘声绘色的给孩子们讲述应该如何去写时,有的孩子毫不掩饰的脱口而出:“我就是这样的。”是啊,结合着孩子的生活经历,加上借鉴的模板,孩子怎能不会写呢?又怎会怕写呢?

带着孩子们读完了《呼兰河传》,我发现这种边读边写的方法,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不仅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也让孩子觉得写作不是那么难的事。消除了写作时的畏难情绪,孩子的习作水平就更容易提高了。当然,再好的教学方式也不可能带动所有的孩子齐头并进,共同进步的,但只要能带动班级里三分之一的孩子,让他们的习作能有质一般的提升,我都会继续坚持下去。

相关文章

  • 昨天与明天之间, 今天搭一座桥。 起点与终点之间, 行动搭一座桥。 幼稚与成熟之间, 知识搭一座挢。 此岸与彼岸之...

  • 眼睛撑在河的两岸,教我们搭一座桥——李少白老师镜头下的故宫

    四只眼睛撑在河的两岸 教我们如何搭一座桥 你的鼻子与我的额头之间的桥 你的嘴唇与我的睫毛之间的桥 一座桥 为一场精...

  • 我想搭一座桥

    我,想搭一座桥,一座文字通往心灵的桥那些文字,早在婴儿出生前就躺进了妈妈的怀里 想搭一座桥,一座贫穷通往富有的桥那...

  • 为你搭一座桥

    我想,我认识你,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 突触是两个脑神经元间相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这条桥梁进行传递,让我们能够感...

  •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4

    第四节: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搭一座信任之桥 打卡时间:10月2号——10月3号 打卡内容:任选一题打卡: ...

  • 在你梦里搭座桥

    今夜,我想在你的梦里搭座桥,诉说长长短短的思念。 你最近好吗?工作顺利吗? 既然选择呆下来,那就心平气和的做事,抱...

  •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第四节。

    第四节: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搭一座信任之桥 打卡时间:10月2号——10月3号 打卡内容:任选一题打卡: 1.读完第四...

  • 共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4

    第四节: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搭一座信任之桥 打卡时间:10月2号——10月3号 打卡内容:任选一题打卡: 1.读完第四...

  • 从阅读到悦读

    由“阅读”到“悦读”—— 为家庭教育点亮一盏明灯 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好,我是四年级四班范一诺的家长,...

  • 《桥上的桥》

    《桥上的桥》 站在你离去的桥上 我默默的 搭一座 通向天空的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四班教育故事——为阅读与写作搭座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jc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