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A股市场,一直是重复上演一些涨跌故事的。
其中周期与人性相互纠缠。永远不要怀疑市场的疯狂。
比如四川长虹,1996年-1997年,当时从6块多起步,见到45时,让人高处不胜寒,没想到它一直涨到近70元。
那时一个大学生的月工资才三四百元。“长虹以产业报国为已任”、“太阳最红,长虹更新”每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黄金时段广告一出,为它的如日中天而而兴奋。神一般的存在。
当时的彩电,相当于现在的高科技、前沿赛道、工业头部、消费龙头……集所有宠爱与一身。
它与现在的宁德时代逻辑是一样的,彩电替代黑白比当今新能源替代燃油更确定。
然而,四川长虹后续依然下跌。
20年过去,2013-2015年的移动互联网行情、2019-2021年的新能源行情,思路与走势大体相似。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一、有四种模式让一些基金经理取得成功。
1、自上而下轮动。根据宏观起落趋势,掌握行业轮动。著名的五朵金花(汽车、银行、石油石化、钢铁、电力)2005年998点到2007年的6124点,主要就是以周期品为主的大牛行情。
2、自下而上翻石头。比如茅台。
3、赛道投资。1996年的小家电、2005年的汽车、地产、2012年的移动互联、2019年的新能源。
4、主题投资和游资。
二、整体总结下来,2005-2022年,可以把中国A股市场总结成三个阶段。
2005-2009,周期为王。得宏观者得天下。
2010-2015,成长致胜。消费股成为主角,称雄三年。随后小盘股、成长股领先。
2016-2022,茅宁共舞。2016年熔断出现,核心资产成为市场宠儿,2016起步,2017年成为趋势,2018调整,2019加速上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