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才和儿子母慈子孝了一番。因为他下自习后还主动钻研题目,让我帮他借初三的数学书,说要回来看一看,暑假提前学习。我顿时觉得儿子大了,懂事了。
但是今天我又和他发了一通脾气。
他生物作业完成了,交给我检查。我问了他一道题目,他说随便蒙的。我说:把课本找过来,我讲给你听一下吧。人家回我:不要你讲了。
后来,我给他讲时,他又说知道了,懂了。于是我让他讲给我听。我说那好,你讲给我听,那就边讲边把过程写下来把。但是这个熊孩子总是问我:为什么要写啊?为什么?
我回答他:你写边讲边写,增加印象呗!
他说:我懂了,我不想写,你写。
反反复复。
我也是个倔脾气,让他不写就滚蛋,不要在我耳边罗里吧嗦。不过,明天我可不给他玩游戏了。
于是我们就僵持了。
他也挺委屈:每次把作业给我看,我都啰啰嗦嗦,说东说西。
我说:要让我不说还不容易?把字认真写!
他说:“作业那么多,认真写写不完。”
我说:周末时间多啊,你不会认真写,慢点儿写?
他又回我:就周末2天在家认真写有什么用?
我说:“你怎么知道没用?你就把周末两天当做中考那样。等一年多后真正中考时,就自然形成了那样一个正式的好好写的习惯!”
他不相信。
是的,一些事情,没有经历过,我们就是不会相信!
当然,我知道自己也做得不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我对待儿子的方式,这么多年来好像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已经改变不了。
记得还没生孩子之前,我无意中在学校图书馆读到一本家庭教育书,叫《赏识你的孩子》,作者周弘,把他的残疾女儿培养成了大学生。
“赏识教育”的理念也是深入我心。我想,日后我有了孩子,也要多赏识他,鼓励他。
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是因为我年轻无知,要求高,还是儿子本性玩逆,反正我对儿子赏识不起来,我对他总是批评多余赏识。这么多年来,觉得有点恶性循环了。
我教育他,他听不进,于是做得不好,遭我批评——他又没有成就感,导致没有动力,然后继续不好……
唉。
是的,改变很难。我和儿子,都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