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蒂弗罗篇》记载了一则故事,苏格拉底在法院外等待审判时,与那位宗教专家兼半个预言家欧蒂弗罗攀谈。
要知道,这个判决极为重要,事实上苏格拉底也是这一次被判为死刑。
在这么重要的判决前,苏格拉底认为,他在被指控的“活动”(腐蚀青年,介绍新的神而抛弃旧的神)中,不但没有收取费用,还十分乐意向前来聆听的人付酬。
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位被后代崇拜的精神导师,在生命可能被剥夺的时期,他关心的竟然是经费问题。
事实上,真正判罚你重罪乃至死刑,一定不仅仅是经济原因,因为对于一个大型组织而言,个体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是最不重要的因素,除了那些处于极为重要的岗位,可以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外,大多数人最多造成的结果就是,金钱不那么公平、不那么光彩地发生了流动,对于整个组织而言,并不会产生伤筋动骨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格拉底可能至死也没有明白,他为什么会被判处死刑。他动摇的整个组织的合法性问题,怎么可能仅仅是经济原因呢?
每个人都存在认知的盲点,难道这属于苏导师的盲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