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看到了,能够看到君子,这也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看不到的了,能看到有一定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盈,本来穷困却装作富裕,这样的人很难保持好的操守。”
【感悟】
这一章是孔子的感慨。孔子一生的理想,无论是从政还是教育,都希望老百姓过上好的日子。而在古代要让老百姓彻底的过上好日子,必须要有明君,要有圣人。
但是经过孔子多年的追求,周游列国14年,各个国家的国君都急功近利,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自己的国力,不想静下心来抓好根本,所以他发现要遇到明君和圣人太难了。同时他也发现在大臣的群体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君子,在《论语》中的君子主要是指德才兼备的人。同时孔子又说品德和才能完善的人他没有看到,这里的善应该在完善讲,不应该做善良讲。孔子在《论语》的其他地方说到生活中确实有善良之人,有品德高尚之人。比如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希望能看见有恒心的人,能够长久的保持一定的品德和才能就不错了。这实际上是他对弟子的期望,也可以看做是他对自己的期望。同时他又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弄虚作假,装腔作势的人,这样的人他认为是很难长久的保持品德,这样的人当然也很难达到孔子所推崇的理想。也许这就是他强调君子和圣人的根本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