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6,D1 用你的视角亮个相
舱4-屠丽丽-绍兴
嗨,大家好我叫屠丽丽,来自浙江绍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职场女性,现在在绍兴一家奔驰4s店从事市场企划工作。虽然从事的是市场企划的工作,但是我觉得我还是一个相对比较保守的人。也是凭着这个岗位,让我慢慢的打开自己。因为这个岗位需要跟很多不同的人接触所以我觉得人和人之间就要多链接,链接不同的人,这样才能慢慢的打开自己,所以世界本质上还是相互交换的,如果你固步自封,在自己的原有的一个小天地里,你的成长肯定也是有限的,所以后来我去做了市场,市场相对来讲比行政人事这个岗位接触的面和接触的人是会多更多。学习和成长的也更快。但是我在内心深处还是不太能够做销售,还没有销售这个能力。一来是能力的欠缺,二来是思维意识的禁锢,2018年这个是我突破的重点。随着能力和阅历的积累,我希望能慢慢的打开自己,以多元化的视角思考问题,期待全新的自己。
船长今天的第一天的标题是:用你的视角亮个相,什么是视角,可以说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经常被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禁锢,思维决定行动,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单一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禁锢有其这几方面的原因,而归根结底是无知。就如船长导读说所的,单一的信奉某一个人,某一本书,而这样的力量其实是很脆弱的,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要承认自己的无知和保持对世界探视的好奇心。
正如查理·芒格所创导的多元的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曾直言批判现行的大学教育,他说,“高等教育的错误程度让人吃惊,学科之间毫无关联,每个教授并不了解其他学科的思维模型,将其他学科和他自己的学科融会贯通就更别提了,这是致命的。”
查理认为,我们需要掌握很多知识,并且让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以便于在以后的日子里能自动地运用它们。他提到,“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我已经成为我的同龄人中最有效率的人之一’”。
查理毕生都在不断地实践跨学科的方法,努力掌握众多学科的重要结论,并成功建立“多元思维模型”。无论遇到任何复杂类型的公司投资,查理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查因素,去应用不同的思维模型,可以说这套思维模型使他在面对人生和事业的决策时游刃有余。
在《穷查理宝典》中,芒格屡屡提到了一个影响他生活、学习和决策的思维方法,这个思维方法建立在他称作为“多元思维模型”的基础之上,他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
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我们来看查理·芒格关于「多元思维模型」的解释:
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你知道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你们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你们也许已经注意到,有些学生试图死记硬背,以此来应付考试。他们在学校中是失败者,在生活中也是失败者。你必须把经验悬挂在头脑中的一个由许多思维模型组成的框架上。
「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句话经常挂在芒格的口中,事实上,没有比这更能形容知识狭隘的缺陷了,当你手中只有一种工具的时候,你就只能用这种工具来干活,你只有锤子,你就只能用锤子来挖地,只能用锤子来砍树,只能用锤子来开西瓜,当你真实地感知到知识面狭隘带来的窘迫。
在所有行业、所有学科和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中,这种错误做法会让问题变得一团糟。「铁锤人综合症」能够把人变成彻底的白痴,而治疗它的惟一良方是拥有全套工具,不能只拥有一把铁锤,必须拥有全部的工具。
芒格始终保持对自己的好奇心,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而他思想的精髓是如果我知道我将死在哪里,我就不去哪里。他正是研究多种避免失误的投资方法,才保持多年来持续不断赢利的投资记录。而对于普通人来讲,只有能构建日常所必须的几种基础的思维模型,就能比普通大众优秀,在生活和工作中少走弯路。而在多种思维模型之间的引用可以如检查清单一样的排错法,如果你只有单一的思维模型,你可能就无法检查出你思维的漏洞,比如黑天鹅事件,你只要找出一只黑天鹅就可以推翻世界上所有的天鹅都是白天鹅的论断。所以拥有多种思维模型恰恰是承认自己的无知和对世界的永不停歇的探索。
而在所有的学科中,心理学是基础的学科,是几种必须要掌握的学科之一,所以就如船长说的,我们要不着于相,也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是在不断的成长过着中构建自我,推动社会,彼岸在哪里,彼岸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自己塑造,这个过程中有你脑图构建的,有随机发生的,但是值得我们去推动和期待。
我在航线开始前包括在观影过程之时,还一直在想如何来完成今天的任务,如何花时间来看完这二个多小时的电影,这对我来讲都是时间上的挑战,因为白天要工作,晚上要照顾两个宝宝,满眼都是焦虑,而这时的我就是限于任务本身,而这些任务,电影,书籍且都通通是相,不是为了打卡而打卡,不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而是通过这些工具,自己的视角的改变和思维观念的改变。书籍是工具,电影是工具,材料都通通是工具,都是帮我们慢慢打开自己。我们不要着眼于具体的工具中,而是要破除自己思维的框架。这个过程是要自己来完成的,这次航行,我带了几个小伙伴一起上船,在起航前后我就一直给解答,关注他们是否会晕船,各种能想到的困难和问题都提前和她们沟通,还和她们的小班建立了联系,关注她们的情况,后来是罗杰斯号2舱的小班红梅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我不能这么保姆式的全方位照顾我的朋友,她们要独立,我能做到的她们都能做到,怎么入群,怎么链接小班,怎么打卡,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等等,我要充分的信任她们,要她们自己去体验和探索,我不能一味的给她们提供便利,剥夺她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同时联想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其实也是一样的,在生活中,对自己宝宝的事情全方位的大包大揽,剥夺宝宝自己成长和探索的机会,在工作中给予同事“无私”的关怀和指导,这样做表面上看是在帮助她们,但实际上是累了自己,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受到了阻碍,我不应该做保姆式的家长,领导,伙伴,我应该充分相信她们,应该知道哪些是她们该自己做的,哪些是我需要指导的。所以,今天很我开自己破了一个思维上的框。其实工作生活学习都是相通的,思维方式改变,行为就会改变。
今天看了电影《心灵捕手》,这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学个案,很高兴最后威尔终于打开了自己,在这个电影中,我看到了现代心理学的薄弱,不能只限于书本和形式。他看了很多顶尖的心理学家,有催眠的啊等各种模式,各种流派,都是顶尖的,但是却都没有用,不是说看了心理学医生就能解决问题。也看到了心理学个案研究的复杂性,如果没有真正打开患者的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从原生家庭,从个案从小面对的折磨和痛苦,这些隐藏在患者内心深处最痛苦的东西是不会轻易的吐露出来的,他们会用防卫心理,明明知道爱着对方,但是就是怕受到伤害,所以提前启动防卫机制,拒绝了女朋友。而这种心理使得自己的工作,生活满地鸡毛,走不出痛苦的深渊。所有人看到了他的天赋,他的优秀,但他却要和全世界对抗防御自己,明明可以得到很好的工作,却要在工地这样的蜗牛壳里,幸而威尔遇到了尚恩,但是这个世界能有几个尚恩。所以这个让我感到了使命感和危机感,同时也很庆幸,自己能学习心理学,自己可以给自己调节和疗愈,同时也很能理解船长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心理学宏图规划,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帮助到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