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超前教育,是指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提前学习当前还未学习、超过当前教学纲要的内容,从而让孩子在同龄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家长们之所以这么热衷,主要是这三大误区在“捣乱”:1、超前教育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2、超前教育可以让孩子比同龄人更“聪明”。3、孩子学习不好,未来也会灰暗。
这三大误区,使得家长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全年无休,沉浸在补课的昏天黑地当中,结果不仅无法解决焦虑,反而进入恶性循环,家长也累,孩子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与美好,原本应该创造很多美好回忆的童年,充斥着沉重的压力。
第一,真的能赢在起跑线上吗?
许多家长说,自己也并不想让孩子这么辛苦,可是周围的孩子都在补课,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加,就会落后。周围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让家长们焦虑不已。
现在超前教育扩大化的现象已经有多么严重呢?说个我身边的例子吧。一个同事,孩子才上幼儿园的大班,就已经一周七天无休,提前学习拼音、英语、数学等小学的课程了。并且振振有词:自己小时候没能学得好,孩子不能再落后了。
这种逻辑乍一看有点道理,可是仔细想想却会觉得横竖不对劲儿。说是赢在起跑线上,可是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自己都没能学得好,没能成为牛X的人,给孩子提供强大的资源优势,却指望各方面都没有成熟的孩子,把父母没活好的那一份活出来,并且将孩子自己的生活经营好?孩子稚嫩的肩膀,不仅要承载自己的理想,还要承载父母的,这对孩子来说公平吗?
真的想要能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应该是以各种理由去逼迫孩子,而是应该提升自己,让自己先成为人上人,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和环境,这才是让孩子的起跑线比其他人的更高。
学习是为了进入社会,但是社会上的厮杀绝不是靠着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就可以轻松取胜的。相信在社会中拼搏的家长们,应该更有体会才是。
家长们无比的焦虑,真的完全是为孩子的未来焦虑吗?恐怕更多是为自己焦虑,自己没有赢,孩子的人生却好像是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只要孩子能超过别人,就等于自己赢了。
第二,学的多=更聪明?
有的家长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校自主招生名额少,考的东西都是学校里学不到的。学的多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这是真相吗?的确,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事实,但每个人的成长也是不均的。我们不是机器人,不可能每个人都像程序一样,一模一样毫无差错,这也使得我们每个人在社会当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更专业的资源面向的群体,并不是学得多的,而是有天赋的。比如那些“少年班”,他们小小年纪却超前学习很多专业、高深的知识,不是因为他们原本很笨,超前学习以后就变聪明了。而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有这方面的天赋,而现有的教学水平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发展需求了,他们有这个能力,并且有这个需求,去学得更多。他们也比其他孩子更有希望,在某一领域获得很高的成就。
强迫孩子超前学习,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是有优势,可以进入更优质的班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越来越跟不上其他人的脚步,越来越觉得挫败,最终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天才班,聚集了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当然他们享受的是学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家长们都希望自家孩子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我的班级是普通班级,当时高一上了一个学期,来了一个插班生,而这个插班生竟然是从天才班里出来的。大家都不解,有这么好的资源,为什么还要自己主动退出?她却说,在天才班里作为一个普通人,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她虽然拼了命地学习,却仍然赶不上别人的脚步,日积月累的失落与无奈,她痛苦地简直要得抑郁症了。
适合自己孩子特色的,才是最好的。不顾孩子自身的需求而逼迫孩子,无异于拔苗助长,看似长高了,却毁了根基。好像赢在起跑线上,可却输在了终点线。就好像打牌,先赢是纸,后赢才是钱。
第三,学习不好=没有未来?
文化课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是因为这可以提升孩子的文化修养,并且在众多学科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出路。
像一些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他们有这方面的天赋,即便文化课成绩不好,也仍然可以成才,因为他们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
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真的是特别特别努力,每天放学了都会去课外补课到很晚,回去还有很多习题,其他同学都觉得他特别辛苦,但是成绩却怎么也上不去。明明比其他人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效果甚微。
后来他上了不算好的高中,大学也差强人意,但是大学毕业后却混得比其他人好。在大家还在为了三四千块钱月薪辛苦的时候,他已经是月薪过万了,早早地买了车。现在下海经商,也是有模有样的小老板了,一个月赚的钱是同年龄里,曾经学习成绩比他好的同学辛苦一年的工资。
现实生活中这些曾经成绩不好,后来混得风生水起、或是曾经成绩很好,进入社会后却屡屡碰壁的例子,真的比比皆是。每个人未来都可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学习成绩绝不是成功的唯一决定因素。
最后,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好的学习成绩来逆袭人生,这种迫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下,能让这个孩子“翻身”的最有可能的一种方式。
但让孩子获得他认为最好的人生,才是孩子的终极目标,而不是家长想要他们获得的人生。家长更关注孩子内在的成长,孩子才能生理、心理都更加健康成长,最终获得幸福人生。
本文由睿小宝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