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的生活节奏,又在网络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变快了。生活重心严重偏向学习。学习的初衷不就是为了更从容地应对生活吗?
而现在,学习搞得像是赶场子,学了这儿的,学那儿的,加上到点必须要做的家务。一天下来,心得不到片刻宁静,除非睡了。
“忙”不仅成为了现代人工作、生活的节奏,此时又变成了学习的节奏。
学习的节奏不应该是“忙”吧?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大概是:“忙”都是因为“盲”。我本人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饭吃多了,会撑着。同样,脑子里每天灌得东西太多,不仅记不住,还会头昏脑胀。突然理解学生为什么要减负了。
那么就我们自主阅读、学习来说,该怎么学?学多少为宜呢?
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出生于贫农家庭,只读过6年私塾。完全靠刻苦自学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读书向来“以少为主”,以彻底消化为主。他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即读书时一定要记笔记。
所以,这几天我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一个习惯:每天阅读一定量的内容后,整理出笔记和素材。
我发现书一次读得太多,不仅不方便整理,而且什么都记不住。
所以,我把徐特立老师的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作为一个衡量每天读多少书的尺度。当日的阅读量,以方便整理出笔记、素材为宜。
今天早晨我刻意把阅读量减少一些,紧接着就整理出了笔记重点。并发朋友圈,做个小结,加深印象,方便回顾。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82171/20d9986e33089afc.jpg)
在这个短平快的时代,我们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节奏了。
我认为徐特立老师提出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最佳的阅读、学习的节奏。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认清自己的道路,保持自己的节奏,徐徐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