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是谁造就了“祥林嫂”

是谁造就了“祥林嫂”

作者: baby菲特 | 来源:发表于2015-04-30 10:01 被阅读71次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在丢了儿子后,整日哭哭啼啼,一遍又的一遍重复着一样的故事。她自己一定非常痛苦,也一定想找个心灵寄托。所以当一开始有人来问她关于儿子的事时,她就像抓住了一根稻草本能的选择了相信,选择了对来人托付自己的痛苦。但她以为别人是来关心她的生活,分担她的痛苦的。可那只是她以为,事实证明了那都是好奇的关心,同情的掉几滴眼泪,敷衍的几句安慰,其实让她更加确信了我就是悲惨的,就是可怜的。没有人给她疏导,没有人分散她失子的痛苦,没有人给她展示除儿子之外的其他生活的美好,只是一遍一遍的加深她的记忆,让她的人际交往生活各处都充斥着伤心难过。生活中我们总有这样的经历,有些事发生了,不管好事坏事,总能吸引一群人来一探究竟。这里面包含有真心的关心,客气的关心,好奇的关心。但不管是什么类的大家都会觉得我这是关心而且要具体分别是哪种真的很困难,所以就逼得我们客客气气老老实实的交代所有事。当然你也可以胡扯海编,但也许会无意中伤害一个真的在乎你的人,又或者让一个不在乎你的人多了一个不在乎你的理由。这跟那个借不借钱都会得罪人的理论不一样,你说不说的效果不一样。这就出现了一些纠结,说与不说,到底说多少就是一门为人处世的智慧了。虽然很难但我们还是有一些事可以做:当你不知道该不该说该说多少时,就说实话吧。时间久了也就知道了。如果他给你的生活影响是好的,那就相信他同样回馈给他积极的一面;如果他没有对你的生活带来变化,那就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尊重,点到为止;如果他把原本复杂的事情弄得更复杂甚至变味了,再见时对不好的事一定要三缄其口,多说好事或者将聊天往积极的方面转。

      而除了为人处世外,祥林嫂自己的不幸,也许也有时代的背景。在那个男人义薄云天的时代,女人成了附属于家庭的一个一个的孤独的个体。那是的我们不会跟男人大吼大叫说这是我朋友你必须牺牲,也鲜少有不顾老公愿意陪在我们身边的挚友。对于李冰冰与全智贤的《雪花与秘扇》我本来是很期待的,但不过是一个结婚后互不相欠,唯唯诺诺几乎不见面的封建故事。那里的女人有属于自己的女书,但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而现在事情真的有所改观了吗?有多少女人在老公委屈自己的时候选择包容,又有多少女人耽误老公去成全朋友。男女的不平衡也许也体现在这里吧。

      说到底人生就是自己的人生,托付给谁都是不靠谱的。希望以后我能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既能能抵挡住外面的湍急风流,又能好好珍惜温暖人心的阳光雨露快快乐乐的过一辈子

相关文章

  • 是谁造就了“祥林嫂”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在丢了儿子后,整日哭哭啼啼,一遍又的一遍重复着一样的故事。她自己一定非常痛苦,也一定想找...

  • 是谁造就了冷漠

    前几天酒店女子遭拖走事件,让我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冷漠。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冷漠?只是因为别人觉得这是两口子吵架...

  • 是谁造就了抖音

    导读:今日头条再一次抢在了巨头前面。 迹象sign | 越过海 抖音正在变成巨头们新的围剿对象。18年春节抖音增长...

  • 是谁造就了冷漠无情?

    文/左手陌路 01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带着我逛街,走到一处人少的地方时,眼尖的我看到远处有个发光的东西。 “爸爸...

  • 是谁造就了现代“孔乙己”

    今天读到这个段子: 鲁镇的酒店格局,和别处不同: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放着硕大的啤酒桶,桶上装有水龙头...

  • 稀缺造就祥林嫂

    本周入手《稀缺》,又一本行为经济学的书,作者是两位印度裔的美国学者。 有推荐者说:(作者)把“稀缺...

  • 谁造就了地狱

    在《大侦探皮卡丘》和《何以为家》之间,我选择了《何以为家》。看完,庆幸我选了后者。 看电影前先看了一些评论...

  • 是谁造就了孩子的任性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7岁小孩在和朋友玩耍的时候,刚开始很和谐,但是当她朋友有惹她不开心的动作时,她就会用暴力来解决...

  • 是谁造就了胡红梅的悲剧?

    据报道,3月6日,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对如意小学教师胡红梅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如下: 1.责令停止所有侵权...

  • 祥林嫂是谁逼死的

    今日学生分享了鲁迅的《祝福》,谈到祥林嫂反抗的不彻底。我笑了笑,时代背景不同,孩子们以年幼的眼光看是如此,可中年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谁造就了“祥林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htb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