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499天】
一旦到假期
就觉得
放下吧
不要工作了
我喜欢车里放着音乐,听到音乐我会觉得很安静,很舒适——当然,不能是摇滚乐,我听得大多是蓝调,纯音乐。
朋友嫌吵,一来就把音乐声音调低了。
很有意思的行为反差。
读到这一段:大多数人的独处,不是真正的独处,在人群中独处就像是绑着绳索攀岩,内心难免有噪声。
我内心是空旷的,音乐是我所处的背景,又或者说我耳朵里听到它,它似乎又不存在,又存在,它可以赋予我静谧之感,让我流畅地思考,有很多的可能性在酝酿——也因为,我习惯了独处,也习惯了有音乐陪伴的独处。
尤其在人群里,咖啡馆,有人聊天,有人忙碌,在里面发呆,读书,效率会很高,内心也会很平静。
但真的没有任何声音时,反而容易走神, 又或者不是走神,而是没有了帮助聚焦的音乐,于是不断分散了注意力……
如此……
二冬写到: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跑到更深的山里待几天,没有信号,没有电,也没有人烟。
我觉得那才是孤独,是一个人独自面对自己时,能够反思存在本质的孤独,非常迷人。
这种没有人,没有社交需求,也没有信息干扰的存在,可以彻底消解掉所有群居社会背景下,出于繁衍,生存,秩序等目的所制造的价值观,对于一个不甘于“混沌”的人特别重要。
他觉得“略微有点人烟就会觉得不够安静,鸡鸣狗叫,邻火牧歌,人间气太重了。”
如果可以,最好搬到更深的山里,一点儿人的痕迹都没有的那种,独处一个山头,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张床,不用喂鸡喂鹅,也不用种地,除草,浇水,打扫卫生,没信号,手机沦为手表,也不用回信息,刷微信,干干净净,只剩读书,写字,等天明。
不管房屋大小,前提一定是没有人烟,最好一点儿人的痕迹都没有,就像我对大海的期待:永远望不到尽头的水,和一叶孤舟。
诚然,我无法如此,我所能接受的孤独,是在城市小区里,一个人,一所房子,可以在不想见人的时候不见人那种独处,还是喜欢在烟火里的热闹。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