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不妨来追溯16年前的一个时间节点2007年,这个年份时,都在干什么呢?
为此特地翻了日记,那时还年轻正风风火火地在奋战在工作一线了。
当然老师那会儿更年轻,她已开始探访白茶的足迹,并师承绿雪芽的两位制茶人,开启白茶相携之旅。
也就在这年,白茶大火,热度也一路飙升,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新宠。
那么,白茶究竟是怎么的茶,味道如何,为何值得存储呢,跟随老师的微课,一点点走近白茶。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77645bee0ae530a6.jpg)
关于白茶,特别喜欢老师微课中的定位,特地转换了文字,原汁原味转述:
白茶,一直是我和大家非常喜爱的一个茶类,同时呢,也把它当做自己的口粮茶常伴身边,以我推崇的福鼎白茶为例,它在口感上不以力度和厚度见长,就是那种原汁原味的本色,犹如雨过花落的豪香,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蜜韵。
而白茶,我一直喜欢用乡野少女来形容她,清纯质朴,浑然天成,但它又经得岁月的沉淀,历久而弥香,同时有它常伴左右,诸多的保健功效也让我们获益良多,如何能不爱它呢…
相当精辟的篇首语,用专业品鉴的口吻,将白茶从口感到功效讲到的通透。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4cbac4d6592c792e.jpg)
白茶是所有六大茶类中最好认知的一种茶,它不像其他茶类有几百上千种的品种,我们记都记不过来,喝也喝不过来。而白茶,产地相对还比较集中,就在福建福鼎,政和一带。
那白茶按季节和采摘品级就分了类别,也造就了他们的名字。
春茶:
只采单芽的称之为白毫银针。
采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的称为白牡丹。
采一芽三四叶或四五叶,春尾的时候,芽头小,叶张大,称之为寿眉。
白毫银针又分为小米针、太姥银针、土针,和商品针。
白牡丹也分成了级别,有极品牡丹王,高级牡丹王,高级牡丹一级、二级等。
秋茶:
白露茶和寒露茶,级别相当于春茶的寿眉级别,但口感、汤色、耐泡度优于寿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8f302b0f88cc4e8e.jpg)
微课中老师将白茶的种类从领悟上分为三种状态,那就是:
禅悦之美的白毫银针,怡情之美的白牡丹,归隐之美的寿眉。
每一种茶都有一份香,白毫银针的突出特色就是毫香,毫香也是对这类茶的定位。而这个毫香,很淡,初闻的人领会不到它独特的那种美。
但对于白毫银针的淡,老师有她独特的感受,
初品时觉得它太淡了,可是细闻,那种香气,如水岸边的苇草,有清风拂过的干燥植物的气息,而在润茶之后呢,又在热气中升腾出鲜笋一般的嫩香。等到白毫银针正式开汤以后,你再喝着它,扑入鼻端的,犹如如空谷幽兰般呈现出淡雅迷人的花香。等到这个茶泡了多回,到淡了以后,又有着清水泡过了的那种粽叶的清香。
这样一种进程,这样一种不同层次的体现,虽然看似都是淡雅,但是它不是真的寡淡,而是雅致的、淡然、悠然的那种美,是非常丰富饱满,是徐徐散发出来,不夺人逼人的那种倾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f15df84f95917d04.jpg)
白牡丹,怡情之美。
这个茶香如其名,清甜醉人的花香,泡茶的过程中是扑面而来的,却又说不出具体是哪一种花香,似乎有着玫瑰的甜香,又有着山茶花的清香。又似有着桂花的那种馥郁,又好像有着茉莉的清幽,那等到开汤后,你会整个人浸润在扑面的热香中,感觉就仿佛来到了雨雾中的,花园让人心旷神怡。
高级的牡丹呢,因它的采摘标准高,所以也呈现出如白毫银针那样清新的毫香,但是它的韵味会比白毫银针更浓郁一些。所以呢,高级的牡丹,泡过两道之后,它的花香似乎渐隐,然后那种鲜笋、鲜竹叶的香又显露了出来,在这种花香浸润下,仿佛能洗去内心的烦忧。当然。茶是要喝的,白牡丹的茶汤入口是清甜鲜爽,满满的春意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57ea5292c7a379c6.jpg)
寿眉,都是给它定义为归隐之美。
老师说,寿眉观感粗枝大叶,似乎是很低廉的样子,可是当赋予了归隐这样的一个词汇时,又觉得似乎是看淡了俗世繁华,心态已经返璞归真。
春寿眉的春水之香,可以说是野韵天成,有着花香,也有着清新的植物香,仿佛走过原野中的青草地,青草地里又开满了一些野花,这是独有一份清朗,那种香饱满而不浓烈。而秋白露茶,却有着掩饰不住的内敛,香气是徐徐绽放的,越泡越起劲儿。
喝寿眉,有着邀了桃渊明漫步,感受山野花香和那种草药的天然气息。寿眉的汤感醇厚而不重浊,喝起来呢,如大米汤一般的稠滑而醇和,春的鲜就浓缩在寿眉茶汤中。
不过寿眉是不太耐泡,第一杯就一下子就很浓郁的释放了,不像白毫银针,第一杯呢,只觉得清淡微甜。然后第二道韵味才出来了,好的白毫银针,第三道,第四道,你会发现它好像后劲儿越来越足,越来越显现,但这个寿眉,却是突然的爆发的这个这个内力,但是泡了三两道之后呢,就弱了下来,不过这种弱似乎是看淡了浮华。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5449720b0b1de8c0.jpg)
老师在讲茶储,茶陈化时,也是引用诗一般的语言,她说:
白茶在坊间有“三年茶,五年药,七年宝,还有宝中宝”之说。
多年的存茶品茶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年的新茶那真的是鲜爽感爆棚了,但是放到第二年你再喝,觉得怎么好像没那么好喝了,所以有些人就不怎么太喜欢了,尤其是高等级的,像百毫银针,白牡丹,那都会有这种第二年弱化了的感觉。
其实这是茶的一个沉淀期。茶到了第二年的时候,香落下来了,汤水好像也淡下来了,就没有第一年的那种让你细品下之后那种禅悟的境界,那种迷人的感受,同时茶性也不再像新茶那么寒凉,等七到十年,这十年可是一个坎儿,就是七八年,可以说呢,是白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而汤色,
白毫银针汤色转化不明显,但是香气转化特别明显;
白牡丹呢,它的香气和汤色的转化,都是非常明显啦,汤色已经变得橙红明亮,香气出现了丰富的层次感,花香荷叶香啊,粽香枣香啊;
寿眉其实五年就是它一个质的飞跃期,它的内酯会更加的成熟稳定,醇厚感也会呈现。茶的香气是富裕而有层次了,茶汤会更加的甜润。
汤色除了白毫银针,也会更加的偏于浓亮,只是色度的不同,那白毫银针有了一种干稻谷的浓郁的香,也可以说是可可香。而牡丹寿眉呢,又有呈现出了花香,荷叶香,枣甜香,更重要的是十年以上之后呢,它呈现出来了迷人的中药的香。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9835/a708a7d03ab22048.png)
一边听老师娓娓道来的微课,一边整理满满干货内容,时光飞逝,连心情也变得明朗清澈了,良师的份量又在心中攀升了。
人们常讲结缘这个词,总会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守候一份不同的缘分。就如同结师缘,结人缘,还有结茶缘。
此时,觉得我们都等来了这个缘分。
很多年后,人老了,茶也老了,如果还有缘分,还能在桌前屏前把盏言欢,再一起忆起老师带着我们一同识茶,品茶,储茶的日子,那种从品味到精神享受的隽永,拉满了。
千言万语,到嘴边时,只有这一句,谢谢老师!
也透过氤氲之息,一任茶与时光,慢慢的变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