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简小容
在英语课上看了一部中英教育对比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下课的时候我去拷贝,听到同学说,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中国胜利了,老师问为什么,答:因为要是输了的话我们就看不到了(这也太真实了吧……)
在纪录片中,对于中文教授班,一半的时间中国老师在想尽办法解决纪律问题,然而收效甚微。中英学生的巨大思维差异问题在纪录片中有了很大的凸显,他们崇尚自由,质疑权威,老师注重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对于中国,纪律,团队,应试,素质,是这部纪录片突出的中国教育主题。当这二者出现巨大的冲突时,英国学生不能接受,老师们也觉得很难。
我最后拷贝好要走的时候老师说,的确是中国赢了,但是短短的四周教学真的能体现中国的教育就比英国优越吗?是的,仅仅从应试的成果上看,我们的确赢了,但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是能从一篇又一篇的笔记,考前疯狂的突袭背题获得的吗?
四年后看中英教育纪录片,我读懂了大学之道毋庸置疑的是二者的教育都各有利弊,英国的孩子不习惯承受外界太大的压力,少了很多家庭,老师,几代人对他们的期望,自由发展让他们中的很多人活的懒散懈怠,但是创造引导式的教育模式又塑造了很多真正的顶尖人才,大部分的孩子是快乐幸福的。
而中式的教育呢,在重压与强烈的竞争中我们快速成长。在纪录片中其实我们的教育被妖魔化了很多,中式似乎以枯燥,疲惫,重压让英国人排斥,但是其实我们的很多地方也会有启发式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创造。但是无可否认,我们大部分孩子缺乏的是创造性批判性思维,以及独立的去研发深究独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后看中英教育纪录片,我读懂了大学之道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其实很不适应,不是说不适应大学的生活,而是不论从学习,考证,考研,社团很多很多从此就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了。
这里的一个人不是指自己而是指独立,我要考教资,没有人像高中老师一样给你指导,告诉你高考的时间,地点,这个制度是怎样的,我要自己找各种网站,想尽办法了解这个东西;我做公众号,要自己一篇一篇看经验贴,自己摸索这个东西到底要怎样做,如果你想要知道的更多,那就报班,给钱。于是我知道从我毕业的那一刻起知识不再是无价的而是有价的,还是可贵的那种。
我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中式教育带给我很多,然而最影响我的思维模式就是在竞争激烈的大体系下让我产生了非常在意别人眼光的不良习性,突出表现在曾经好胜心很强,和别人比较注重成绩排名。因此我大一整年都在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过不去,所有的比赛竞争都是奔着绩点综测,奔着奖学金去的。
然而有一天我发现,为什么到了大学我还是没有很快乐很自由的感觉。因为担心体测过不了80忧心忡忡,担心python,担心高数,学习的东西永远只着眼于重点,期末考不考。
我不喜欢这样的状态,C老板和我说,你来大学是来搞事情的,大学里不仅仅只有绩点,于是我开了自己的公号,写着自己的小说,在图书馆翻自己喜欢看的书,我在课堂上不再觉得很累,调整一个舒适的姿势(甚至偷偷脱凉鞋)听着老师话里真正表达的意思与思想,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与专业知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光明大道的修行,在德善的力量在每一次观念抉择占上风,不断修身向着光明前进,在更新自我,刷新成就,在达到最好的完美境界。《礼记》如是说。
看过太多的干货更帖老学姐老学长血泪经验总结告诫,我只想说,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就好,你觉得每天希望满满,每天不虚此日,那就够了。最好就是找到自己一直想坚持下去的路途,乘风远航,就像现在宿舍里我的室友没有特别高的绩点没有甜甜的恋爱没有什么大追求,可是她啃着西瓜画着自己喜欢的漫画人物,她很开心,那就是她独特的路啊。
在大学,我更倾向于英式化的路途吧,和自己比,把自己活的很好就很棒啦,也没有必要看别人啊,毕竟江澄最后也领悟了终是各人有各人的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最后送大家一句很好很好的话: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