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一本《母爱的羁绊》一书。文章主要讲母亲对女儿的影响。

之前阅读的一些心理学书中知道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很重要。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一个新词“自恋母亲”既“母性自恋”。
母性自恋,指很多的母亲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她们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顾及孩子,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最后给孩子心中留下永久的心理创伤。
文中有段话写的特别好:情感遗传就像基因遗传一样,不知不觉代代相传。
读到这句话时,我差点就泪目了。我不就是在重复着母亲的模式对待我的孩子吗?我口口声声说坚决不要像小时候母亲对我那样教育我的孩子,我是个幼师,我读了很多的幼儿心理学,我了解孩子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我一定可以教育好我的孩子。
可是当数字不断的挑战我的底线,不断的制造麻烦,不断的让我像别的父母道歉的时候,我都没有忍住,我总是在这时吼他,冲他发脾气。发完脾气的我要内疚很久,内疚我为什么像小时候母亲吼我一样的吼他!
我清楚的知道他只是个孩子,不到两岁半的孩子,但是在他咬了别人后,对方母亲一副盛气凌人的气势说:“你家孩子咬人可不行,也不好好管教,以后还了得?”我的怒气就一下上来了。
我当然不是“自恋型母亲”,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多多少少的复制了我的母亲!因为我就是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但人总是在进步的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在家庭系统里,好的资源就该流传下来,坏的就应该在我们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阻断,不再传给下一代。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害,有深有浅,有的可以在成人的岁月中自愈,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幸!我很庆幸我及时正视了我内心的那个“内在的小孩”,也希望我在拥抱“她”的时候不会太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