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悲秋还是悲当年气太盛读秋声赋有感

悲秋还是悲当年气太盛读秋声赋有感

作者: 素朴之行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11:52 被阅读112次

读秋声赋感到的是。欧阳修的那种愁闷不得志而心有力余而力不足之感。壮志未酬意难平。但亦无可奈何花落去。

主萧杀的秋啊,就如此的来了。那秋声似乎能横扫一切。

从自然的角度那是不可抗拒的。又从刑官五行音律各个方面去论证,那是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的。不太理解他怎么会有如此深的一种无奈。

欲去其生平寻找答案。

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性格促使其未能夺魁,听之呵呵!爱才者尚可护之。

当时他的上司为吴越忠懿王钱俶之子、西京留守钱惟演。

钱惟演对欧阳修这样的青年才俊非常好,简直是把他们“贡”起来。不但很少让欧阳修等年轻文人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公然支持他吃喝玩乐。有一次,欧阳修和年轻的同僚到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忽然,钱惟演的使者赶到了,带来优秀的厨子和歌妓,并传钱惟演的话说:“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

当然,这些青年才俊们,在吃喝玩乐之余,也会吟诗作赋。当时文坛上流行骈文,文风华丽,但是免不了说大话、套话,欧阳修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文章去参加科举考试的。终于可以毫无压力地创作了,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那样死板的文风,而是凭借自己丰富的学识,以效法先秦两汉的古人为手段,力图打破当时陈腐的文风,推行“古文”。在钱惟演的支持下,欧阳修等人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琢磨古文创作,后来古文的创作在宋代繁盛一时,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钱惟演“富养”这几个小文人,真可谓是功在千秋。

原来不管什么性格,在富养的沃土中 ,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下,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钱惟演的继任者王曙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干部”,管束属下向来十分严格。到任后,他看到钱惟演留下的这些年轻人整天游山玩水,十分不满。有一天,王曙把欧阳修等人集中起来,严厉地教导他们说:“你们看寇莱公(寇准)这样的人,尚且因为耽于享乐而被贬官,何况你们这些人在才能上比不了寇莱公,怎么还敢这样呢?”大家都被训得不敢做声。只有欧阳修年轻气盛,反应敏捷,回嘴说:“寇莱公后来之所以倒霉,不是因为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一下把王老爷子噎得说不出话来。

由宽入紧,难免被训斥。欧阳修依然年轻气盛锋芒不减。可想不懂圆通之后仕途不知要得罪多少权贵。其实锋芒毕露的性格,已为他仕途坎坷晚年不如意埋下伏笔。

在洛阳的奢华自由生活,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后来他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不难看出早期的生活竟然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晚年的欧阳修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性格上的缺陷。不抱怨外在的环境,而是向内求。诸事不行,反求诸己。

外在的环境是能起部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在你的内心去寻找答案。是你自己创造了你的生活,是你自己造就了最后的结果。那颗平和的心来得太晚。

相关文章

  • 悲秋还是悲当年气太盛读秋声赋有感

    读秋声赋感到的是。欧阳修的那种愁闷不得志而心有力余而力不足之感。壮志未酬意难平。但亦无可奈何花落去。 主萧杀的秋啊...

  • 读秋声赋有感

    秋天一直喜之丰收盛状,喜欢天凉好个秋的清爽。 年少时读欧阳修之秋声赋,如童子般不解,其主人悲何秋,读之欲睡,不解其...

  • 秋雨

    读欧阳子《秋声赋》,欧阳修听秋,悲秋,将自己的苦闷与秋声连在一起。秋心和人心,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 时下正值深秋,...

  • 秋生随韵

    年轮随声而逝,秋期未期而来。宋玉的《秋声赋》,秋声之词。秋明而动。有秋声有秋气有秋趣有秋意。自古悲秋 则多伤秋,伤...

  • 悲秋赋

    时维八月,岁在丁酉。南天望月,北斗萧疏。风云改颜,草木易色。疑冬未雪,知是秋也。 自古言愁未必秋,而逢秋必言愁。秋...

  • 秋思

    青山远着色, 碧水近无痕。 落叶飘愁绪, 金风赋秋声。 悲秋自古同, 四季轮回中。 因果本无尽, 红尘色与空。

  • 白云间(二十六)秋殇

    冷冷月光恰入梦,飒飒梧桐悲秋声。 秋花开遍秋草间,秋蝉零落无相逢。 悲秋不语泪几行,思秋不免欲断肠。 丝丝秋风卷残...

  • 谢村秋色赋

    古人之赋秋,以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为始,辗转三千载,文字浩繁,名篇叠出:有潘岳之《秋兴赋》...

  • 诗词里的秋色,美醉了

    正如刘禹锡《秋词》所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从宋玉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浩叹开始,就有了悲秋的传统。文人们常将秋...

  • 无病呻吟

    天不悲秋人悲秋, 为赋新词强说愁。 冬伤艳阳夏伤雪, 强自多情早白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秋还是悲当年气太盛读秋声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cc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