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了莫言的《蛙》,百感交集,合上书,无数的往事奔涌而来。
莫言以“我”的姑姑为主线,串起了上世纪30年代末到90年代半个世纪多一点的历史。也以姑姑的一生经历搭建了山东高密的舞台,让这里的各色人物在这里登台唱戏。
戏的重点也是姑姑人生的高潮事件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
上了五十岁的人,都经历践行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管城市还是农村 ,执行国策的基层干部可以说都经历了无法言说的考验。
“我”的姑姑是一个医术精湛,性格强势的妇产科医生。出生于1937年。少年时就以跟日本人斗智斗勇出名。各种斗争中她都是勇立潮头,属于传奇式的人物。
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她是乡卫生院的院长,她怀着对党和国家无限的忠诚和热情,毫无疑问成为执行政策的急先锋。农村基层工作的艰巨复杂,非亲身经历者,实在不足为道。
姑姑一生经她手接生了一万多名婴儿,也是经她手,“扼杀”了2800多名婴儿。这其中也包括“我”的儿子。有的甚至母子双亡,这其中也包括“我”的媳妇——王仁美。
都是乡里乡亲,都是拐弯抹角的亲戚,断人后代,夺人“人、财”,姑姑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荷可想而知。
小说安排了这么一个情节:姑姑六十岁退休晚宴上喝多了酒,迷迷糊糊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群群,一串串总数上万的青蛙与她相遇。它们有的用嘴巴撕扯姑姑的裙子,有的像蛇一样缠着她,有的往她身上喷粘液,有的用清凉粘腻的肚皮去蹭她……天不怕地不怕的姑姑被折磨得昏死了过去。
昏死过去的姑姑遇到了郝大手。郝大手是民间艺人,善捏娃娃。姑姑没理由地嫁给了他。在郝大手的手中,捏出了2800多名婴儿的模样。这2800多名婴儿都是姑姑按照他们父母的模样指点郝大手捏出来的。姑姑把这些泥娃娃供起来,日日烧香祈祷。
姑姑用这种方式来弥补她心中的歉疚。可能怨姑姑吗?她不做,也会有人来做。再说,要是不实行计划生育,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呢?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谁知道。
姑姑让我流泪,因为她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农村基层医疗工作者在完成这项工作时的艰辛。因为我的二哥也曾是姑姑这样的角色。
网友评论